【楊雲萍教授作品年表】
 
年份 日期 作品 備註 類型
1924

02/21

「一陳人之手記」。《臺灣民報》2卷3號。 以筆名「雲萍生」發表 隨筆
  04/11 「改造的真理」。《臺灣民報》2卷6號。   短論
  04/21 「橘子花開」。《臺灣民報》2卷7號。   新詩
  06/11 「月下」。《臺灣民報》2卷10號。   小說
  07/01 「那一天的老冉」。《臺灣民報》2卷12號。   隨筆
  08/11 「這是什麼聲」。《臺灣民報》2卷15號。   新詩
1925 03/01
「一封信」。《臺灣民報》3卷7號。
  隨筆
  03/11 「罪與罪」。《人人》創刊號。 臺灣第一本白話文文學雜誌 小說
  03/11 「女人呀」。《人人》創刊號。 泰戈爾原著 翻譯散文詩
  03/11 「相片」。《人人》創刊號。   新詩
  03/11 「即興詩」。《人人》創刊號。   新詩
  03/11 「月兒」。《人人》創刊號。   新詩
  03/11 「小鳥兒」。《人人》創刊號。
  散文詩
  03/11 「吟草集」。《人人》創刊號。   舊詩
  03/11 「無題錄」。《人人》創刊號。   隨筆
  03/11 「編後雜記」。《人人》創刊號。   隨筆
  10/25-11/29 「豆棚瓜架」。《臺灣民報》76、78、80、81號。   雜記
  12/31 「卷頭辭」。《人人》2號。   隨筆
  12/31 「夜雨」。《人人》2號。   新詩
  12/31 「無題」。《人人》2號。   新詩
1925 12/31 「泉水」。《人人》2號。   新詩
  12/31 「暮日的車中」。《人人》2號。   新詩
  12/31 「送夢筆哥哥」。《人人》2號。   新詩
  12/31 「小詩幾首(舊淚)」。《人人》2號。   新詩
  12/31 「廣東遊記片片(1)、(2)」。《人人》2號。   雜記
  12/31 「無題錄」。《人人》2號。   隨筆
  12/31 「編輯雜記」。《人人》2號。   隨筆
1926 01/01 「光臨」。《臺灣民報》86號。
  小說
  04/18 「到異鄉」。《臺灣民報》101號。   小說
  08/22 「弟兄」。《臺灣民報》119號。   小說
  09/26  黃昏的蔗園」。《臺灣民報》124號。   小說
1927 01/02 「加里飯」。《臺灣民報》138號。   小說
1928 07/15  「秋菊的半生」。《臺灣民報》217號。   小說
1929 06 「討論的態度」。《臺灣民報》268號。
  隨筆
  06 「臺灣」。《臺灣民報》268號。   隨筆
1930 01/01 「青年」。《臺灣民報》294號。   小說
1934 07/15 「斷章」。《先發部隊》創刊號。   隨筆
1936 09 「春雷譜」。《臺灣新民報》連載,未完。   小說
1937 02 「楊英に關る資料」。《文藝臺灣》2卷2期。    
  03/10 「舊感十二絕」。《媽祖》第13冊。    
  05/16 「バアクレイ博士の面影」。《臺灣新文學》(4、5月合併號)2卷4號。    
1938 04/08  「一つの追憶」。《愛書》第10輯。    
  04/08 「–あの追憶–連雅堂先生」。《愛書》第10輯,頁169-172。    
  04/08 「陳迂谷の詩と詩集」。《愛書》第10輯。    
  04/13 「芝山嚴考」。《臺灣日日新報》第4輯。    
  12/15 「黃景寅の詩に就いて」。《愛書》11輯。    
1939 02/12  「稻江冶春詞」。《《臺灣風土》記》卷之1(後收入合本,1940/05/05)。    
  02/15-02/17 「臺大臺灣研究」。《臺灣日日新報》。    
  03/11 「おだんご」。《臺灣日日新報》。      
  04/02 「寒廚に」。《臺灣日日新報》。    
  04/28 「發潛德之幽光」。《臺灣日日新報》。 はがき隨筆 隨筆
  05/19-05/20 「備忘偶錄」。《臺灣日日新報》。   雜誌評論
  06/11 「魁星樓先生に寄す」。《臺灣日日新報》。   隨筆
  07/07 「玉人吟」。《臺灣日日新報》。  
  08/01 「巷上吟」(他1篇)。《臺灣日日新報》。    
  12/01 「或る朝」。《華麗島》創刊號。     日詩
  12/01 「風」。《華麗島》創刊號。   日詩
1940 01/01   「山頂」。《文藝臺灣》創刊號。   日詩 
  01/12 序。李獻章編《臺灣小說選》。 「光臨」、「弟兄」、「黃昏的蔗園」收入此選集。 序言
  01/16 「曝書偶記」。《臺灣日日新報》。    
  02 「鄭成功雜考」。《文藝春秋》18卷2期。    
  03 「美人の話」。《臺灣藝術》創刊號。    
  03/01 「劉家謀の『海音』に就いて」。《文藝臺灣》1卷2號,頁80-87。      
  04 「陳迂谷の詩とその詩集」。《臺灣藝術》2號。    
  05/01 「楊浚は楊承藩にあらす」。《文藝臺灣》3號,頁154-159。    
  05 「臺灣文學の研究」。《臺灣藝術》1卷3號。    
  05 「書齋にて」。《臺灣藝術》1卷3號。    
  07/10 「巷上盛夏」。《文藝臺灣》4號。  
  10/01 「讀墨東綺譚–永井荷風氏著」。《文藝臺灣》5號。  
  12/10 「雨窗雜記」。《文藝臺灣》6號。    
1941 01 「臺灣研究の碩學–伊能嘉矩」。《臺灣時報》昭和16年1月號,頁73-77。    
  05 「『窮理圖解』と『天變地異』に就いて」。《臺灣時報》23卷5期,頁70-74。    
  05/20 「楊英に關する–資料」。《文藝臺灣》2卷2號。    
  05/29   「研究と愛」。《臺灣日日新報》夕刊學藝欄。 内容針對《民俗臺灣》的「發刊の趣意書」而寫。同篇載於《民俗臺灣》2、3號的「論争の始末」上、下。   
  06/20 「日日」。《文藝臺灣》9號。  
  07 「福州歌謠偶記–魏應麒編の福州歌謠甲集に就て」。《臺灣時報》259號,頁60-65。    
  07/20 「餘錄」。『文藝臺灣』10號。    
  07 「讀書餘錄」。《臺灣地方行政》7卷7期,頁8-12。    
  07 「『大嵙崁撫墾署報告』に就いて」。《臺灣地方行政》7卷7期。    
  08/04 「台風瑣話」。《大阪朝日新聞》。      
  08/20 「曇り日」。《文藝臺灣》11號。    
  08/24 「士林文化展出品の臺灣研究必讀十書」。《臺灣日日新報》。    
  09/20 「寄人二首」。《文藝臺灣》2卷6號,頁43。  
  10/10 「排算八字可と析字法」。《民俗臺灣》4號。    
  10   「故鄉への愛」。《臺灣藝術》2-10。    
  10/20 「家」。《文藝臺灣》3卷1號。 同號新書廣告:西川滿.楊雲萍共著《華麗島歌謠》,日孝山房。 日詩
  10/28 「本島の演劇問題2元的にすすめ」。《興南新聞》。    
  11 「名士のハかキ囘答」。《臺灣時報》,頁82-85。    
  12/05   「研究と對象」。《民俗臺灣》第6號卷頭語。 為該期「士林專號」主編。  
  12/05 「士林先哲傳記資料初輯」。《民俗臺灣》6號,頁26。 為該期「士林專號」主編。  
  12/05 「士林街」。《民俗臺灣》6號。 為該期「士林專號」主編。  
  12/20 「月夜」。《文藝臺灣》3卷3號。   日詩
1942 03/15  「臺風瑣話」。《民俗臺灣》2卷3號。    
  03/20 「泉」。《文藝臺灣》3卷6號。   日詩 
  04 「『劍花室文集』に就いて(連雅堂の遺墨)」。《臺灣時報》268號,頁84-92。    
  05/15 「『臺南古蹟志』に就いて」。《民俗臺灣》11號。    
05/20 「市場」。《文藝臺灣》4卷2號。 日詩
  05/20 「文化時評:宣傳と『學術もの』」。《文藝臺灣》4卷2號。    
06  「初夏」。《新詩論》6月號。
06/05 「迂古先生舊宅」。《民俗臺灣》12號。
06/20 「あば」。《文藝臺灣》4卷3號。 文化時評
06/20 「朝」。《文藝臺灣》4卷3號。 日詩
  07/10 「臺灣舊慣調査會に就いて」。《臺灣時報》271號,頁45-55。    
07/20 「小病」。《文藝臺灣》4卷4號。 日詩
08/15 「月夜」。《臺灣文學集》(西川滿編)。 日詩
08/20 「陶淵明(他一篇)」。《文藝臺灣》4卷5號。
08/20  「マンゴ–の木」。《文藝臺灣》4卷5號。
10/05 「陳三五娘」。《民俗臺灣》16號。
10/20 「雞肋」。《文藝臺灣》5卷1號。 時評
11/05 「陳逢源著『雨窗墨滴』〉。《民俗臺灣》17號。 書評
  12/05 「台灣文藝界この一年 12月8日にぬかづく.12月8日から一年間.文壇」。《臺灣時報》276號,頁54-61。    
12/05 「裡巷黃昏」。《民俗臺灣》18號。 日詩
12/25 「賣れない詩」。《文藝臺灣》5卷3號。 日詩
1943 04/05 「臺灣關係文獻解題」。《民俗臺灣》22號至1944年4月號。    
  04/05 「賴和氏追憶」。《民俗臺灣》22號。同號「點心」專欄發表隨筆。    
  04/05 「臺灣關係文獻解題–漢和洋書對照臺灣年月誌」。《民俗臺灣》22號。    
  04/08 「炊事の詩」。《臺灣時報》280號,頁72-73。
05/05 「臺灣關係文獻解題–基滬獲勝保獎各案清冊、海外異傳匡謬」。《民俗臺灣》23號。同號「點心」專欄發表隨筆 。
   
05/08 「部落祭りの經驗」。《新建設》8號。
  05 翻譯「臺灣外記」連載於《臺灣公論》昭和18年5月號。   翻譯
05/19 「文學奉公會その他」。《興南新聞》。
  06/05 「臺灣關係文獻解題–南洋拓殖列傳」。《民俗臺灣》24號。同號「點心」專欄發表隨筆。    
  06/10 「猩猩他一篇(動物園詩抄のちう)」。《臺灣時報》282號,頁98-99。   日詩
06/10 「鱷」。《臺灣時報》282號。 日詩
07/01 「好きな土地」。《文藝臺灣》6卷3號。 日詩
  07/05 「臺灣關係文獻解題–The Middle Kingdom」。《民俗臺灣》25號。同號「點心」專欄發表隨筆。    
  07 連載「臺灣外記–江日昇原著」。《臺灣公論》8卷4期。    
07/31 「餘墨抄」。《臺灣文學》3卷3號。
  08/05 「臺灣關係文獻解題–臺灣進退志」。《民俗臺灣》26號。    
  08/15 「民俗學的な考察(台灣農民の愛農精神)」。《臺灣時報》284號,頁44-48。    
  09/01 「糊と鋏と面の皮黃得時氏『臺灣文學史序說』を讀む」。《文藝臺灣》6卷5號。    
09/01 「見學の方法」。《朝日新聞》9月1日(朝刊)。
09/04 「二つの提案」。《臺灣日日新報》2版。
09/20  「この喜ぴ」。《文學報國》。
  11/01  「大東亞文學者大會に出席して」。《臺灣公論》昭和18年11月號。    
11/13 《山河》。台北市:清水書店發行。 日文詩集
    《臺灣文化の研究》。預定由清水書店刊行。(未出版)    
    《民俗學の周邊》(「南方叢刊」之一部,預定由東都書籍株式會社出版,因故未出版。)    
1944 01/01 「臺灣決戰文學會議發言」。《文藝臺灣》終刊號7卷2號。    
01/01 「點心」專欄發表隨筆。《民俗臺灣》31號。 隨筆
02/01 「江南省の長工歌」。《民俗臺灣》32號。
  04/01 「臺灣關係文獻解題–海國聞見錄」。《民俗臺灣》34號。    
05/01 「わが家他一篇」。《臺灣文藝》1卷1號。 日詩
05/01 「小さき墓」。《臺灣文藝》1卷1號。 日詩
05/01 「臺灣語文獻小記」。《民俗臺灣》4卷5號。
07/01 「青き魚」。《臺灣文藝》1卷3號。
07/01 「相聞小習」。《臺灣文藝》1卷3號。
07/01 「部落日記(3)」。《新建設》22號。 小說
08/01 「部落日記(4)」。《新建設》23號。 小說
09/01 「部落日記(5)」。《新建設》24號。 小說
  09/20 「『李氏焚書』に就いて–晩年の吉田松陰に影響を及ぼせるに」。《臺灣時報》296號,頁108-113。    
  09 「書その他」。《旬刊臺新》1卷7號(9月下旬號)。    
11/10 「鐵道詩抄」。《臺灣文藝》1卷5號。
1945 01/01 「部萍日記(7)」。《新建設》27號。 小說
  02/01-02/02 「臺灣的文藝與學術」。《民報》。    
02/05 「部落日記(8)」。《新建設》28號。 小說
  02 「碧霞」。《旬刊臺新》第2年第6號(2月下旬號)。   小說
10/10 「紀念先烈」。《民報》。
  10/14-10/16 「文獻的接收(上、中、下)」。《民報》。    
10/15 「甲申秋偶作」。《民報》。 舊作漢詩
10/15 「似林獻堂先生」。《民報》。 舊作漢詩
  10/22-10/23 「奪還我們的語言(上)、(下)」。《民報》。    
10/24 「看報有感」。《民報》。 舊作漢詩
10/24 「口占」。《民報》。 舊作漢詩
10/24 「病床難吟」。《民報》。 舊作漢詩
10/27 「光復與『復古』」。《民報》。
11/01 「讀墨東綺談」。《民報》。 舊作漢詩
11/06 「論言論之效果」。《民報》。
11/08 「日日」。《民報》。
11/08 「東京別三弟」。《民報》。
11/09 「閑閱棋譜忽憶灌園先生口占寄似」。《民報》。 舊作
11/09 「調友人」。《民報》。 舊作
11/09  「山環」。《民報》。
  12/02-12/03 「我們的『等路』:臺灣的文藝與學術(上)、(下)」。《民報》。    
12 《開戰前夜的東京》。台北市:東寧書店出版。 翻譯
1946 05/19 「中山詩文集及其他」。《民報》。 星期專論
  09/15 「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回顧」。《臺灣文化》創刊號。 原文修改自1940年禁止發刊的《臺灣小說選》序文。  
  11/01 「紀念魯迅」。《臺灣文化》1卷2期(魯迅逝世十週年特輯)。    
12/01  「近事雜記(一)」。《臺灣文化》1卷3期。
1947 01/01 「近事雜記(二)」。《臺灣文化》2卷1期。
01/05 「文化的交流」。《新新》2卷1期(卷頭語)。 卷頭語
02/05 「近事雜記(三)」。《臺灣文化》2卷2期。
02/05 「青銅器與梅花」。《臺灣文化》2卷2期。
03/01 「近事雜記(四)」。《臺灣文化》2卷3期。
07/01 「近事雜記(五)」。《臺灣文化》2卷4期。
08/01 「近事雜記(六)」。《臺灣文化》2卷5期。
09/01 「近事雜記(七)」。《臺灣文化》2卷6期。
10/01 「近事雜記(八)」。《臺灣文化》2卷7期。
11/01 「近事雜記(九)」。《臺灣文化》2卷8期。
12/01 「近事雜記(十)」。《臺灣文化》2卷9期。
1948 01/01 「近事雜記(十一)」。《臺灣文化》3卷1期。 
02/01 「近事雜記(十二)」。《臺灣文化》3卷2期。
04/01 「近事雜記(十三)」。《臺灣文化》3卷3期。
05/01 「近事雜記(十四)」。《臺灣文化》3卷4期(悼念許壽裳先生專號)。
05/10 「臺灣的研究」。《臺灣風土》1期。
05/18 「深夜錄–記林幼春先生及其他」。《臺灣風土》2期。
06/01 「『通志』的纂修」。《臺灣風土》4期。
06/01 「近事雜記(十五)」。《臺灣文化》3卷5期。
06/08 「『通志』的纂修(續)」。《臺灣風土》5期。
06/15 「『臺灣通史』的作者與其手蹟」。《臺灣風土》6期。
06/22 「『臺灣通史』稿本」。《臺灣風土》7期。
06/22 「關於W. Campbell的『臺灣書誌』」。《臺灣風土》7期。
06/29 「史家連雅堂」。《臺灣風土》8期。
07/06 「Robertus Junius肖像(附圖)」。《臺灣風土》9期。
07/06 「關於W. Campbell的『臺灣書誌』(續)」。《臺灣風土》9期。
07/13 「關於W. Campbell的『臺灣書誌』(續)」。《臺灣風土》10期。
08/01 「近事雜記(十六)」。《臺灣文化》3卷6期。
08/10 「關於W. Campbell的『臺灣書誌』(續完)」。《臺灣風土》14期。
08/17 「駭紅簾外」。《臺灣風土》15期。
08/24 「古蹟古物的保護」。《臺灣風土》16期。
09/01 「近事雜記(十七)」。《臺灣文化》3卷7期。
09/01 「文化時言」。《臺灣文化》3卷7期。
09/14 「『臺灣文化志』的著者」。《臺灣風土》19期。
09/21 「中秋風雨」。《臺灣風土》20期。
10/01 「近事雜記(十八)」。《臺灣文化》3卷8期。
10/01 「『劉銘傳紀念館』那裡去?」。《臺灣文化》3卷8期。
11/02 「臺灣簡史–為臺灣省首屆博覽會『文獻館』作」。《臺灣風土》25期。
11-02 「博覽會文獻館舉要」。《臺灣風土》25期。
11/09 「博覽會文獻館舉要(續)」。《臺灣風土》26期。
12/21 「傍神作福」。《臺灣風土》30期。
1949 01/25 「C.E.S.的『被等閒之臺灣』(附圖)」。《臺灣風土》34期。
02/08 「蟹與柿」。《臺灣風土》36期。
03/01 「近事雜記(十九)」。《臺灣文化》4卷1期。
03/15 「陳迂谷的詩和詩集」。《臺灣風土》41期。
03/22 「陳迂谷的詩和詩集(續)」。《臺灣風土》42期。
04/03 「關於黃景寅的詩」。《臺灣風土》44期。
04/12 「關於黃景寅的詩(續)」。《臺灣風土》45期。
04/26 「福州歌謠與臺灣」。《臺灣風土》47期。
05/03 「日人的鄭成功『尊重』政策」。《臺灣風土》48期。
05/10 「福州歌謠與臺灣」。《臺灣風土》49期。
05/16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臺灣風土》50期。
05/24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1)《臺灣通史》」。《臺灣風土》51期。
06/07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2)《臺灣文化志》」。《臺灣風土》53期。
06/14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3)《續修臺灣府志》」。《臺灣風土》54期。
06/28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4)《諸羅縣志》」。《臺灣風土》56期。
07/01 「鄭成功之歿」。《臺灣文化》5卷1期,頁15-27。
07/05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5)《淡水廳志》」。《臺灣風土》57期。
07/19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6)《臺海使槎錄》」。《臺灣風土》59期。
10/04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7)《臺灣外記》」。《臺灣風土》69期。
1949 10/18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8)《荷蘭治下之臺灣》(Formosa under the Dutch)」。《臺灣風土》70期。
10/25 「『臺灣叢書』第一輯擬目」。《臺灣風土》71期。
11/08 「YM訪書記」。《臺灣風土》73期。
11/15 「YM訪書記(續)」。《臺灣風土》74期。
11/29 「YM訪書記(續完)」。《臺灣風土》76期。
12/20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9)《臺灣島之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臺灣風土》79期。
12/27 「臺灣研究必讀書十本(10)《臺灣島史》」(Geschichte der Insel Formosa)。《臺灣風土》80期。
1950 01/10 「師友風義錄架藏臺灣詩文集解題之一」。《臺灣風土》81期。
01/17 「師友風義錄(續)架藏臺灣詩文集解題之一」。《臺灣風土》82期。
01/24 「師友風義錄(續完)架藏臺灣詩文集解題之一」。《臺灣風土》83期。
01/31 「關於劉銘傳的一些資料及其他」。《臺灣風土》84期。
02/06 「關於劉銘傳的一些資料及其他(續)」。《臺灣風土》85期。
02/13 「關於劉銘傳的一些資料及其他(續)」。《臺灣風土》86期。
02/27 「關於劉銘傳的一些資料及其他(續)」。《臺灣風土》87期。
03/13 “Poor little rich land Formosa”,《臺灣風土》89期。
03/20 「櫟社沿革志略及其他」。《臺灣風土》90期。
03/27 「櫟社沿革志略及其他(續)」。《臺灣風土》91期。
04/03 「櫟社沿革志略及其他(續)」。《臺灣風土》92期。
04/10 「櫟社沿革志略及其他(續完)」。《臺灣風土》93期。
04/17 「關於臺灣的『詩社』的一些資料」。《臺灣風土》94期。
05/08 「架藏有關『芝山嚴』的資料」。《臺灣風土》96期。
05/15 「架藏有關『芝山嚴』的資料(續)」。《臺灣風土》97期。
05/29 「架藏有關『芝山嚴』的資料(續)」。《臺灣風土》99期。
06/06 「鄭成功的墨蹟」。《臺灣風土》100期。
07/03 「延平郡王祠的楹聯」。《臺灣風土》103期。
07/17 「一日人的『遺稿集』」。《臺灣風土》105期。
07/24 「『澎湖游草』及其他」。《臺灣風土》106期。
07/31 「『澎湖游草』及其他(續)」。《臺灣風土》107期。
08/14 「蔣雪谷先生紀念」。《臺灣風土》109期。
08/28 「蔣雪谷先生紀念(續)」。《臺灣風土》111期。
09/04 「蔣雪谷先生紀念(續)」。《臺灣風土》112期。
09/11 「蔣雪谷先生紀念(續完)」。《臺灣風土》113期。
09/25 「『無悶草堂詩存』未收作品舉略」。《臺灣風土》115期。
10/09 「『無悶草堂詩存』未收作品舉略(續)」。《臺灣風土》116期。
10/16 「『無悶草堂詩存』未收作品舉略(續)」。《臺灣風土》117期。
10/30 「『無悶草堂詩存』未收作品舉略(續完)」。《臺灣風土》119期。
11/06 「『臺灣考』及其他」。《臺灣風土》120期。
11/13 「讀『販書偶記』」。《臺灣風土》121期。
11/20 「『臺灣考』及其他(續)」。《臺灣風土》122期。
11/27 「『臺灣考』及其他(續)」。《臺灣風土》123期。
12/25 「『臺灣考』及其他(續)」。《臺灣風土》124期。
1951 01/12 「關於『峰峙灘音』」。《臺灣風土》126期。 
01/26 「滄海遺民王友竹」。《臺灣風土》127期。
03/23 「讀『台灣之建築』」。《臺灣風土》132期。
04/20 「吳鳳事蹟與一英人」。《臺灣風土》133期。
05/04 「吳鳳碑記及其他」。《臺灣風土》134期。
06/01 「陳季同的詩詞」。《臺灣風土》136期。
06/15 「『普天忠憤全集』及其他」。《臺灣風土》137期。
06/29 「『普天忠憤全集』及其他」。《臺灣風土》138期。
07/13 「『普天忠憤全集』及其他」。《臺灣風土》139期。
07/27 「唐景崧雜記」。《臺灣風土》140期。
08/10 「唐景崧雜記」。《臺灣風土》141期。
08/24 「唐景崧雜記」。《臺灣風土》142期。
09 「藍鹿洲的台灣統治論」。《旁觀雜誌》16期,頁30-31。
11/02 「關於沈題延平郡王祠楹聯」。《臺灣風土》145期。
12 「T’Verwaaerloos de Formosa(《臺灣風物》封面插圖說明)」。《臺灣風物》1卷1期。
12 「備忘小錄(1)」。《臺灣風物》1卷1期,頁2-3。
1952 「臺灣史上的人物」。《中華日報副刊》,120篇。
01 「備忘小錄(2)」。《臺灣風物》2卷1期,頁24-25。
01 「六十七兩采風圖合卷(《臺灣風物》封面插圖說明)」。《臺灣風物》2卷1期。
01 「林覺:蘆鴨圖(《臺灣風物》封面插圖說明)」。《臺灣風物》2卷1期。
02 「備忘小錄(3)」。《臺灣風物》2卷2期,頁18-19。
02 「關於民俗改善」。《臺灣風物》2卷2期。
05 「詩人連雅堂」。《中國一周》109期,頁3-4。
05 「備忘小錄(4)」。《臺灣風物》2卷3期,頁16-17。
05 「鄭成功墨蹟(《臺灣風物》封面插圖說明)」。《臺灣風物》2卷3期。
07 「臺灣圖(《臺灣風物》封面插圖說明)」。《臺灣風物》2卷4期。
07 「朝鮮顯宗實錄中有關南明史料」。《臺灣風物》2卷4期,頁18。
08 「臺灣土人風俗之圖(《臺灣風物》封面插圖說明)」。《臺灣風物》2卷5期。
09 「七爺八爺圖(《臺灣風物》封面插圖說明)」。《臺灣風物》2卷6期。
09 「藍鹿洲的台灣民俗改善論」。《臺灣風物》2卷6期,頁4-6。
09 「朝鮮顯宗實錄中有關南明史料」。《臺灣風物》2卷6期,頁24-26。
10 「新柯雜歌(《臺灣風物》封面插圖說明)」。《臺灣風物》2卷7期。
10 「臺灣歌謠的整理」。《臺灣風物》2卷7期,頁4。 楊雲萍為該期主編。
10 「朝鮮顯宗實錄中有關南明史料」。《臺灣風物》2卷7期,頁19-21。
12 「女性與風俗」。《臺灣風物》2卷8∕9期,頁4。
12 「婦女圖(《臺灣風物》封面插圖說明)」。《臺灣風物》2卷8∕9期。
12 「朝鮮顯宗實錄中有關南明史料(完)」。《臺灣風物》2卷8∕9期,頁25。
1953 08 「劉壯肅奏議補遺-『彙保基滬立功將士官紳併案請獎摺』」。《文獻專刊》4卷1∕2期,頁121-124。
10 「可歌可泣的霧社事件」。《中國一周》183期,頁10-11。
12 「二週年紀念」。《臺灣風物》3卷5∕6期,頁8。
 「孔子頌」。《呂泉生歌曲集3》。 演出型態:同聲三部 歌詞
「登山歌」。 演出型態:兒歌;呂泉生作曲 歌詞
1954 02/01 「陸隴其與臺灣」。《臺灣風土》158期。
02/15-02/22 「詩人莊雲從」。《臺灣風土》160、161期。
03/15 「關於臺海使搓錄與裨海紀遊」。《臺灣風土》164期。
03/22 「連雅堂與圓山貝塚」。《臺灣風土》165期。
03/29 「為『臺海使搓錄』申辯」。《臺灣風土》166期。
04/12 「圓山大砥石與砥石歌」。《臺灣風土》168期。
04/26 「『成趣園詩鈔』及其他」。《臺灣風土》170期。
05/03 「楊懋甫遺詩及其他」。《臺灣風土》171期。
05/31 「關於曹愨民先生」。《臺灣風物》4卷5期,頁44-45。
05/31 「楊爾康先生遺著」。《臺灣風物》4卷5期,頁46-49。
05/31 「記最後一期的『民俗台灣』」。《臺灣風土》175期。
06 「胡南溟的詩及其詩稿」。《文獻專刊》5卷1∕2期,頁1-6。
06/21-07/05 「『士林溫古誌』與『士林街要攬』」。《臺灣風土》178、179、180期。
07/19 「沈傲樵的遊臺詩篇」。《臺灣風土》181期。
08 「『人人』雜誌創刊前後」。《臺北人物》3卷2期,頁50-56。
08/16-08/30 「士林地方的開發及其他」。《臺灣風土》183、184期。
09/13 「士林地方的開發及其他」。《臺灣風土》185期。
10 「連雅堂傳」。《臺灣文化論集》(2),頁309-316。
10 「臺灣的寓賢」。《臺灣文化論集》(2),頁317-325。
10/21 「大直徐氏番祖媽」。《臺灣風土》187期。
11/08 「梁任公的林公畫像贊」。《臺灣風土》188期。
11/22 「妻妾之多」。《臺灣風土》189期。
12/06-12/20 「『南嘉雲地區歷史文物展覽會』及其他」。《臺灣風土》190、191期。
1955 01 「『臺灣外記』考」。《臺灣風物》5卷1期,頁19-22。
02/07 「關於『鄭延平王三世文牘』」。《臺灣風土》193期。
03/07 「關於『鄭延平王三世文牘』」。《臺灣風土》194期。
05/03 「明清史料戊編」。《臺灣風土》195期。
09 「國民革命運動對於臺灣的影響」。收入:《國民革命運動與臺灣》,頁55-62。
「小小司馬光」。《呂泉生歌曲集1》。 演出型態:兒歌同聲二部 歌詞
「村居小唱」。《呂泉生歌曲集4》。  演出型態:獨唱 歌詞
1956 02 「牡丹詩社與連雅堂詩鈔及其著者」。《臺北文物》4卷4期,頁15-20。
04 「有關臺北市的二三古文書」。《臺北文物》5卷1期,頁16-17。
04 「關於北部臺灣開發的一些資料」。《臺北縣文獻叢輯》第2輯,頁437-440。
04 「陳登元的事蹟及其遺作」。《臺北縣文獻叢輯》第2輯,頁441-444。
04 「越南錢幣與中國」。收入:《中越文化論集》(2),頁287-296。
06 「鄭成功焚儒服考」。《臺灣研究》(1),頁31-37。
09 「鄭克臧螟蛉子說考」。收入:《臺灣風土文物民間知識百年紀念專輯》,頁34-39。
「檬果」。《呂泉生歌曲集4》。  演出型態:獨唱。原收入於《山河》詩集。 歌詞
1958 「明國子監考」。《中國歷代大學史》,頁85-104。
06 「『寬記執照』考釋」。《臺北文物》7卷1期,頁58-64。
「銀葫蘆.金葫蘆」。《呂泉生歌曲集1》。 演出型態:兒歌同聲二部。 歌詞
1960 「總是我不著」。《呂泉生歌曲集4》。 演出型態:獨唱 歌詞
「總是我不著」。《呂泉生歌曲集5》。  演出型態:混聲四部 歌詞
1961 03 「『楊英從征實錄』校勘記引言」。《臺灣文獻》12卷1期,頁15-16。
04 「鄭成功登陸臺灣的日期」。《新時代》1卷4期,頁22-23。
05/10 「鄭成功登陸台灣的日期的問題––讀『學術的爭論』」。聯合報06版聯合副刊。
12 「鄭經進征大陸的始末」。《臺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4期,頁1-6。
1962 03 「歷史、歷史學、歷史哲學」。《臺灣文獻》13卷1期,頁6-8。
05/14 「陳慧坤的歐遊作品」。《聯合報》08版。
1965 06 「石暘睢先生的追憶」。《南瀛文獻》10期,頁6-8。
08 「鄭經入臺灣嗣位的始末考」。《臺灣風物》15卷3期,頁5-9。
1966 12 「陳紹馨君的追憶」。《臺灣風物》16卷6期,頁21-22。
1967 02  「難得的私人學術雜誌」。《臺灣風物》17卷1期,頁11。
12 「來函照登」。《臺灣風物》17卷6期,頁64。
1969  06 「鄭伯瑞先生墓誌」。《臺灣風物》19卷1∕2期,頁32。
08 「南明時代與琉球之關係的研究」。《史學彙刊》2期,頁173-187。
1971  07 「南明時代與琉球之關係的研究」。《中華雜誌》96期,頁27-31。
08 「臺灣古書畫‧古董收藏對談」。《臺灣風物》21卷3期,頁13-19。  與施翠峰合作。
10 「鄭氏三世與臺灣」。收入:《中原文化與臺灣》,頁419-423。
1973 12/17  「胡適之先生的追憶」。《中國時報》12版。
1974  05 「南明時代與日本的關係」。《史學集刊》6期,頁197-214。
1975  05 「南明弘光時代的幾個問題」。《史學集刊》7期,頁157-178。
1976  05 「南明監國魯王事蹟的研究」。《史學集刊》8期,頁33-62。
10 「鄭克臧螟蛉子說考補定稿」。收入:《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市:聯經),頁195-202。
11 「蔣渭水先生之追憶」。《幼獅月刊》44卷5期,頁58-59。
12 「鄭成功焚儒服考(改訂稿)」。收入:《沈剛伯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市:聯經),頁193-202。
1977  04 「鄭氏三世與臺灣(改訂稿)」。收入:《中華學術院史學論集》,頁40-6411。
04 「南明永曆時代的研究」。《史學集刊》9期,頁59-88。
09 「明熹宗朱由校試論」。《臺大歷史學報》4期,頁235-244。
1978 01  「記新得南明錢幣」。《錢幣天地》2卷1期。
04/29 「鄭成功登陸臺灣的日期」。《中國時報》。
06 「鄭成功的歷史地位」。收入:《臺灣史研討會紀錄》。
1979 02/03  「一個文人的願望」。《中國時報》副刊。
12 「南明時代的錢幣」。《歷史博物館館刊》10期,頁57。
1980 04/04 1980 04/04 「藝術家、革命家、政治家」。《中國時報》。
04 「鄭成功的歷史地位(改訂稿)」附鄭氏永曆通寳拓片。收入:《臺灣史論叢第1輯》,頁99-104。
05 「崇禎監五錢小記」。《集幣會刊》2期。
12 「楊氏習靜褸藏臺灣古印選存」(1-10)。《臺灣風物》30卷4期–32卷1期。
1981 03 「方杰人先生安息」。《臺灣風物》31卷1期,頁3-4。
05 《臺灣史上的人物》。臺北市:成文。
05 「永昌當五錢試考」。《集幣會刊》3期(臺北市集幣協會成立3週年紀念特刊)。
06 「池田敏雄先生逝世紀念專輯」。《臺灣風物》31卷2期,頁1-54。
10 「許季茀先生的追憶」。《書和人》426期,頁2-4。
10 「許壽裳先生的追憶」。《中外雜誌》30卷4期。
12/25 「B25與薔薇花」。《中國時報》。
12/25 「諸君自己批判,有沒有及此」。《聯合報》14版,慶祝台灣光復三十六年特刊。
12 「『臺灣風物』創刊前後」。《臺灣風物》31卷4期,頁13-17。
1982 01/26 「爐邊漫話 士林之春」。《聯合報》03版,聯合副刊。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11)」。《臺灣風物》32卷2期。
09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13)(14)」。《臺灣風物》32卷3期。
12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15)(16)」。《臺灣風物》32卷4期。
1983 03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17)(18)」。《臺灣風物》33卷1期。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19)(20)」。《臺灣風物》33卷2期。
07 「金關丈夫先生思出す」。第21號。
09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21)(22)」。《臺灣風物》33卷3期。
12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23)(24)」。《臺灣風物》33卷4期。
1984 02 「未消瘦的詩魂」。《文訊月刊》7、8期。
03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25)(26)」。《臺灣風物》34卷1期。
05 「生肖八卦錢譜初稿」。《集幣會刊》6期。
05/20 「價值的存在」。《聯合報》08版,聯合副刊。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27)(28)」。《臺灣風物》34卷2期。
08/02 「歷史鏡頭75 史學俊彥」。《聯合報》08版。
09 「古語錢小譜」。《臺灣風物》34卷3期,頁1-6。
12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29)(30)」。《臺灣風物》34卷4期,頁1-2。
1985 03 「論方志的體例:從為臺灣省通志定體例說起」。《臺灣風物》35卷1期,頁111-122。
03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31)(32)」。《臺灣風物》35卷1期。
03 「王詩琅先生追憶」。《臺灣風物》35卷1期,頁125-126。
05 「生肖八卦錢譜續稿」。《集幣會刊》7期。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33)(34)」。《臺灣風物》35卷2期。
09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35)(36)」。《臺灣風物》35卷3期。
12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37)(38)」。《臺灣風物》35卷4期。
1986 03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39)(40)」。《臺灣風物》36卷1期。
05 「記新獲『西王賞功幣』」。《集幣會刊》8期。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41)(42)」。《臺灣風物》36卷2期。
06 「悼林柏壽先生」。《臺灣風物》36卷2期,頁3-4。
09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43)(44)」。《臺灣風物》36卷3期。
12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45)(46)存」。《臺灣風物》36卷4期。
1987 03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47)(48)」。《臺灣風物》37卷1期。
03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臺灣風物》37卷1期。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印選存(49)(50)」。《臺灣風物》37卷2期。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2)」。《臺灣風物》37卷2期。
09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3)」。《臺灣風物》37卷3期。
12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4)」。《臺灣風物》37卷4期。
1988 03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5)」。《臺灣風物》38卷1期。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6)」。《臺灣風物》38卷2期。
09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7)」。《臺灣風物》38卷3期。
12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8)」。《臺灣風物》38卷4期。
1989 03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9)」。《臺灣風物》39卷1期。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0)」。《臺灣風物》39卷2期。
09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1)」。《臺灣風物》39卷3期。
12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2)」。《臺灣風物》39卷4期。
1990 01 「臺灣的文化與文獻」。臺北縣板橋市:臺灣風物雜誌社。
03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3)」。《臺灣風物》40卷1期。
03 「鄭成功登陸臺灣的日期」。《臺灣風物》40卷1期,頁123-125。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4)」。《臺灣風物》40卷2期。
08 「關於連雅堂先生記事訂誤」。《中央日報》。
09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5)」。《臺灣風物》40卷3期。
12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6)」。《臺灣風物》40卷4期。
1991 03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7)」。《臺灣風物》41卷1期。頁9-10。
06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8)」。《臺灣風物》41卷2期。頁9-10。
09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19)」。《臺灣風物》41卷3期。頁9-10。
12 「楊氏習靜樓藏臺灣古書契偶存(20)」。《臺灣風物》41卷4期。頁9。
1993 10 《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台北縣板橋市:臺灣風物雜誌社。
註:《公論報》臺灣風土副刊簡稱《臺灣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