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青瓷五管瓶
隋(581-617)
口徑6.5公分,底徑7.5公分,高10.2公分
青瓷五管瓶,口部微外撇,與腹部相連處有一圈接痕,應為分開製作。器腹扁圓,外壁有轆轤痕跡。口緣四周貼有四個中間鼓起的小管,小管為實底,不與器身相通,為分別製作。餅形實足底部有五個支燒痕,為正燒。除內壁和足底部外均施青釉,釉色青綠,透明呈玻璃質,可看到細小的開片。由露胎處可看到灰白的胎體,結合釉色和餅形實足上的支燒痕跡可判斷其為中國浙江省越窯作品。

圖1 青瓷七管瓶 隋 中國江西省南昌縣富山鄉隋墓出土 南昌縣博物館藏
本展品器形是否源自漢代的五聯罐,目前不明。五聯罐用途至今不明,但其應和喪俗有關,即作為明器使用。 本作品和中國江西省南昌縣富山鄉隋墓出土的一件青瓷七管瓶(圖1)造型有類似之處,故年代上可推斷為隋代。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易穎梅)

謝明良,<六朝穀倉罐綜述>,收入《六朝陶瓷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6),頁257-276。
張柏主編,《中國出土瓷器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江西,頁38。

回展覽品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