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青瓷刻花高足缽

五代(10世紀)
口徑5.3公分,足徑7.2公分,高9.5公分

 

  本件青瓷刻花高足缽,斂口、球形腹、具高圈足;圈足外撇呈喇叭狀。器壁以刻花牡丹紋為飾,並於口緣處刻兩道弦紋,腹底近圈足處也有一道弦紋;器身內部有轆轤拉坯痕跡;器身和圈足交接處有接痕,兩者應為分別製作後再黏接而成。本作品器身內外、器底均施釉,惟圈足著地處無釉,內壁近口緣處有一半圓形露胎。釉色灰綠瑩亮,胎質緻密堅硬呈灰白色,圈足處具有五個支燒痕,為正燒。由釉色和胎質看來應為中國浙江省越窯作品。

 


圖1 青瓷瓜稜花口高足杯

圖2 青瓷花口牡丹紋杯 宋 藏地不詳


  本件作品與中國浙江省臨安縣玲瓏鎮康陵(吳越國王錢元瓘夫人馬氏墓,939年)出土越窯作品相較,在圈足外撇、呈喇叭狀之處和康陵出土青瓷瓜稜花口高足杯相似(圖1)。[1]就刻劃花技法而言,五代貴族墓葬出土越窯作品以光素無紋者為多,繁複的刻劃花到北宋建國(960)之後才逐漸流行起來,[2]本件作品在刻劃花技法上和一件北宋初期(約1012)的青瓷花口牡丹紋杯(圖2)類似,但後者在刻花技巧上更為精練;故本展品相對年代應可判斷為十世紀。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易穎梅)

 

[1]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臨安市文物館,〈浙江臨安五代吳越國康陵發掘簡報〉,《文物》,2000年2期,頁4-34。
[2] 朱伯謙,〈中國陶瓷‧越窯〉,收入《攬翠集─朱伯謙考古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頁118-132。


回展覽品目錄

  系列活動:系列一 漢唐陶俑特展系列二 宋代茶盞特展系列三 漢代陶器特展|系列四 唐代陶瓷特展

本網站之所有圖文內容授權為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及原著作人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擷取使用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若有疑問或建議,請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電話:(02)3366-2330,email:tulce@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