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青瓷釉文字執壺[1]

唐(9世紀)
口徑9.6公分,底徑10.4公分,高19公分

 

  侈口,長頸,圓肩,最大徑在肩部,底部以一周陰刻弦紋做出假圈足,足微向外撇。多處修補:口緣及頸部交接處與頸肩交接處各有一圈修補痕跡,把手和器身的連接處也修補過,此外從胎釉來判斷,口緣、頸部、把手、腹部四個部分可能原本分屬於不同製品。腹壁上可見轆轤拉坯的痕跡,把手中間壓印有直線紋。   

  以目前的資料看來,長沙窯是最早發展在瓷器上面題寫詩句的窯址。在瓷器上以釉下褐彩書寫詩文,一方面詩文內容表達了某些趣味,另一方面將文字看做裝飾。長沙窯的詩文內容多樣,有少部分在全唐詩中可以找到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詩句,但大部分都是民間通俗的創作,本件在四瓣瓜稜中,與注口同一瓣的器腹上,以釉下褐彩書寫詩文:「客來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打門三五下/自有出來人」。

 


圖1 青釉文字執壺 唐 中國湖南省長沙銅官鎮長沙窯窯址採集

 

  用主人口吻的順口溜,直白表達對來客的要求,簡單又有趣,長沙窯窯址出土了數件題寫相同詩文的執壺。除了題寫詩詞之外,也有在執壺上自銘「美春酒」的例子(圖1)[2],可知這樣的執壺有酒壺的功用。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李欣葦)

 

[1] 謝明良,〈記「黑石號」沈船中的中國陶瓷器〉,收入《貿易陶瓷與文化史》(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5),頁81-134。
[2] 長沙窯課題組編,《長沙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圖版228。


回展覽品目錄

  系列活動:系列一 漢唐陶俑特展系列二 宋代茶盞特展系列三 漢代陶器特展|系列四 唐代陶瓷特展

本網站之所有圖文內容授權為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及原著作人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擷取使用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若有疑問或建議,請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電話:(02)3366-2330,email:tulce@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