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長沙窯印模

 唐(9世紀)
長8.3公分,寬6.5公分,高2.4公分
中國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窯窯址採集

  灰白胎,以瓷土高溫素燒而成。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銅官鎮長沙窯常見的模印貼花裝飾即以瓷坯壓入此類印模,形成一花紋薄片後貼飾於器物上,本展覽的長沙窯褐斑模印貼花破片上的貼花裝飾,就是利用類似的模具製作而成。

  最早有紀年的長沙窯貼花裝飾作品,為河北省石家莊市振頭村元和七年(812)墓出土的長沙窯貼花人物執壺[1],而安徽省巢湖市伍賈大隊庵門村唐會昌二年(842)伍府墓,也出土長沙窯褐斑貼花壺[2]。此外,除了製作貼花裝飾外,也有的印模是用來製作有陽紋印花圖樣的壺、罐類繫耳,例如長沙窯窯址出土自銘「元和三年」(808)、「大和五年」(831)、「會昌六年」(846)、「大中二年」(848)、「大中八年」(854)等的罐耳印模[3]。由以上的紀年作品看來,此類製作模印貼花裝飾、印花罐繫耳用的模具,可能較盛行於九世紀前半。

 

圖1  褐釉蝶紋雙耳貼花罐  唐  尸羅夫(Siraf)宮殿遺址出土

 

  本印模的圖樣應為較簡略的蝶紋,波斯灣著名的東洋貿易港尸羅夫(Siraf)的宮殿遺址出土有長沙窯褐釉蝶紋雙耳貼花罐(圖1)[4],與本印模的圖樣十分相似;此外,日本平安京遺跡右京二条三坊二町也出土有類似的褐釉蝶紋貼花紋壺破片[5]

(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林容伊)

[1] 石家莊市文物保管所(孫振祥),〈石家莊市振頭村發現唐代貼花人物瓷壺〉,《考古》,1984年3期,頁283。
[2] 益友,〈談談安徽出土的長沙窯瓷器〉,《湖南考古輯刊》,第4集(1987),頁156-159。
[3] 長沙窯課題組編,《長沙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頁187-188。
[4] David Whitehouse, “Excavation at Siraf. First Interim Report,”Iran 6 (1968), pp. 1-22;關於尸羅夫遺址發掘的整理可見David Whitehouse, Siraf: History, Topography and Environment (Oxford, UK: Oxbow Books, 2009)。
[5] 奈良縣立橿原考古學研究所編,《貿易陶磁─奈良‧平安の中国陶磁》(京都:臨川書店,1993),頁104圖174。

 

回展覽品目錄

  系列活動:系列一 漢唐陶俑特展系列二 宋代茶盞特展系列三 漢代陶器特展|系列四 唐代陶瓷特展

本網站之所有圖文內容授權為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及原著作人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擷取使用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若有疑問或建議,請洽詢圖書館推廣服務組。電話:(02)3366-2330,email:tulce@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