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b

西漢(B.C.202-A.D.8)陶狗
高9.5公分

中國養狗早在漢代已十分盛行。朝廷中設有「狗監」,負責掌管皇帝的獵犬,李延年曾任此官職。鬥狗風氣相當興盛,漢武帝曾下令建造「犬臺宮」,供皇家觀看鬥狗。狗的作用除了狩獵、遊戲、守衛、食用之外,在祭祀中也扮演重要角色,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篇》:「冬舞龍六日,衣壽於名山以助之…其神玄冥,祭之以黑狗子六」,記載以狗作為祭祀求雨的犧牲。

自西漢初期開始,墓葬中已經出現以陶犬作為明器陪葬的例子,陝西、山西、內蒙、寧夏、甘肅、河北、河南、山東、湖北、江蘇、四川、廣東等地皆有出土。出土時的位置,有置於墓道耳室或甬道陶樓門前,或有守衛的功能,而部分陶犬脖子上或胸前裝飾以束帶,呈現出漢代飼養家狗的情形。

本展品作臥姿,造型簡練樸拙。胎色灰,模制空心,素燒而成。河南三門峽市立交橋西漢四號墓所出陶犬與本件造型類似,本展品當屬西漢晚期河南地區作品。
(文:吳瑞真;攝:廖佐惠)

參考書目

  • 朱天殊,〈試析漢陶家禽家畜模型〉《考古與文物》1996:1,頁73
  • 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三門峽市立交橋西漢墓葬發掘簡報〉《華夏考古》1994:1

回展覽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