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北宋至金
耀州窯青瓷碗破片
(四件)

陝西銅川宋代耀州窯址採集。胎土呈灰白色,釉色橄欖綠,透明帶開片,釉內有細小氣泡。第1號標本以陶範壓印卷草紋,常見於耀州窯生產之碗、盤上;第2號標本壓印水波及游魚花紋,背面有放射扇狀陰刻直線,推測為碗外壁花紋;第3號標本為碗心殘片,以粗細不同之劃花作裝飾,背面為圈足殘底;第4號標本以篦紋劃花裝飾,為碗或盤之殘片。

耀州窯創燒於唐代,入宋後仍持續燒造。作品以青瓷為主,青瓷釉色多呈橄欖綠,透明帶開片,釉中可觀察到細小氣泡。除有素面之外,亦有印花及刻花裝飾。印花是以具紋樣的陶模壓印成形,而後施釉、入窯燒製,如本展品第1、2號。刻花則是在坯體表面,以鐵刀或竹刀等銳利工具斜刻出花紋,然後施釉、入窯燒造。刀法運用不同深淺、寬窄及角度的變化,形成豐富多樣的藝術效果,如本展品第3、4號。從考古發掘資料得知,北宋時期作品釉色精良,本展品第1、2號可能為該時期作品。金、元時期持續燒造,但品質不如北宋,如本展品第4號,釉色偏黃,推測可能為金代作品 。(陳宜君、陳萍)

參考書目

  • 陝西考古研究所等,《宋代耀州窯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立地坡上店耀州窯址》(陝西:三秦出版社,2004)。

回展覽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