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聽專題演講

山影層疊、川光粼粼,且讓各界名家帶你走出專屬的臺灣WAY!

 

10/18
10/20
10/26
11/03
11/17

    



講  者:張博鈞 導演
時  間:10月18日(二)14:20-16:20
地  點:總圖書館4F多媒體服務中心418大團體室
線上視聽: 影音@online

※當日放映導演獨家高畫質藍光版本!!

※本片有英語(馬修連恩配音)、國語(雷光夏配音)及台語版(蔡振南配音),當日播映台語版。

從火金姑開始,連結人與環境,依循自然的法則,看見生態的脈絡合諧,
「戀戀火金姑,戀戀土地」。

觀看這部影片,突然會有這樣的驚喜,體會到人在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本片雖以火金姑為名,實則聚焦於小農和有機耕作,如同2010年在生物多樣性國際會議中提出「里山倡議」的日本政府,試圖把人放回生態系,欲藉由操作「里山」的傳統林野農田生態系,和諧地收穫農作,同時保育土地上的各種生命。許多生態影片常過於文以載道,本片則讓眾多稀有生物逐一入鏡,貼近土地的描寫毫不矯情,完整傳達了導演的意念,環保樸素的包裝亦令人稱道。觀影後心中浮現的小確幸,讓我忍不住推薦本片給相信人與自然共生的朋友們。


※評獎委員推薦文/董景生博士(臺灣環境資訊協會)
國家出版獎網站介紹
博客來網路書局介紹


<back to top>




講  者:郭端鎮先生 (微宛然兒童古典布袋戲團創辦人)
時  間:10月20日(四)15:40-17:00
地  點:總圖書館4F多媒體服務中心418大團體室
線上視聽: 影音@online

陳錫煌的一生猶如半部臺灣布袋戲的近代史,在日治晚期、光復後、白色恐怖等政治社會的變遷中,戲夢人生,載浮載沉,直到80歲終獲政府評定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臺灣布袋戲的發展宛如一齣精彩的戲劇情節,其中最精彩的故事因子當然就是每個角色的個性與定位,和發生在人跟人之間的情感與際遇,而故事的轉折也就穿梭在大環境與小環境,在師承與師門之間、在劇團與劇團之間,也一代代的上演著迷人的故事。這齣戲裡有位人物扮演著起承轉合的角色,陳鍚煌因緣際會參與了近代布袋戲最重要的幾次轉變,結合南北演技,成了演技派的一代宗師,並且傳遞之。


作者郭端鎮先生是個超級布袋戲迷,曾在新北市莒光國小校長任內,成立了「微宛然兒童古典布袋戲團」,並精通布袋戲藝術,與李天祿家族相交三十年,對傳統戲劇界的人事更迭十分熟稔,讓我們聽他訴說,那個布袋戲群雄並起的年代!

※摘錄自國家出版獎網站上書籍介紹/書中內容,第四章:掌中雷動。


<back to top>




講  者:知名作家 路寒袖
時  間:10月26日(三)12:10-14:00
地  點:醫學院103講堂
~ 活動已經結束 ~

這30部「文學電影」,從1966年楊甦導演的《幾度夕陽紅》,到2008年洪智育導演的《一八九五》;至於原著,從1963年瓊瑤的《窗外》到1999年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大多是膾炙人口的作品,將近記錄了半個世紀的歲月,「文學電影」所呈現的地景,包括了臺灣本島與離島,從北部港都基隆到南國港都高雄,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儼然展現了臺灣海島地景的特色。

當你用腳親炙我們的土地與風景,當你用心貼近臺灣的文學與電影,仔細聆聽,臺灣靈魂所發出的自然之聲,你將會發現,這塊土地充滿了愛、理想與淚光。

※摘錄自國家出版獎網站上書籍介紹

<back to top>



講  者:陳曼華老師 (國史館修纂處助修)
時  間:11月3日(四)14:20-16:20
地  點:總圖書館4F多媒體服務中心418大團體室
線上視聽: 影音@online 

《雄獅美術》二十五年的歷史,縱然看起來畫下了句點,那曾經迸發的火光卻依然閃耀。它曾經那樣毫不畏懼地吶喊出自己的聲音,如獅之壯吼。
每一篇訪問都交織了人物和時代,片段與片段傳奇事件的交疊,不但呈現了臺灣人文圖景,更牽引過去活躍於《雄獅美術》的身影來到現代,讓每位人物的個性、堅持、人格特質鋪展於字裡行間;本書不僅文筆出眾、描繪動人,整體美術裝幀更展現相當專業、精深的編輯功力,成就了一本年度之選。


讓我們跟著陳曼華老師,回到尚處於文藝耕耘期的臺灣,傾聽屬於雄獅美術,那個風雲際會的故事!

※摘錄自書中作者後記/國家出版獎網站書籍介紹

<back to top>




講  者:本書作者 李瑞宗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副教授)
時  間:11月17日(四)14:20-16:20
地  點:總圖書館4F多媒體服務中心418大團體室
線上視聽: 影音@online 

兩座大厝,一畝花園,便是整個林家百口人的遊憩與生活所在。在當年,臺灣的富豪既儒又雅,用花園填補銅錢後的物質身分。大宅院子孫悠然留下的喜樂哀愁,琢磨在庭景間,留待後世滲透翻攪。
「花園本來就具有墮落的、令人振奮的、純真無邪的、慾望的、憂鬱的、愛情的、解放的、清靜的各種成份,板橋林家花園更溢滿這些紛亂的情愫,令人愛憐而時時止步,邀請微風吹向花園時,只要你願意,瞬間還是可以進入百年前那充滿幻覺的場域,碰觸那謎一般的難以捉摸的光影,而聲音與香氣在空氣中縈繞。 」


園林的故事說不完,李老師以其建築的背景,加上對林家舊事的考據,以充滿浪漫的視角,重新審視這座珍貴歷史遺產,「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一起來聆聽另一個風景的故事!

※摘錄自書中作者跋/國家出版獎網站書籍介紹

<back to top>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