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快速搜尋
首頁特藏資源臺灣研究資源淡新檔案
淡新檔案簡介
    《淡新檔案》是清代所遺留下來的一批文書。其中的文件從乾隆54年(1789)
  至光緒21年(1895),前後跨了大約一百年的時間,而這些清代的文書到了日據時
  代和國民政府時代又經過了幾番轉手及接收,因此依照時代及收藏單位,大致可以
  分為下列數個時期:


■清代
    清代衙門中的公文,一般都會保存下來,因為那時講究要能「照章辦理」,就
  是在處理事情時要以從前的規定作為依據。所以衙門裡的書吏會將一個案子所有相
  關的文件都粘連成卷,然後在一張質料較佳的厚紙上把這個案件的緣由寫出(現在
  稱為「案由」),依照「吏、戶、禮、兵、刑、工」分類,再放入一個房間內收藏
  起來,等有需要參考的時候,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
    淡新檔案其實是清末新竹縣衙門裡所收存公文,不過在光緒五年正式成立新竹
  縣之前,這個區域曾隸屬於淡水廳及臺北府,因此淡水廳及臺北府時期的部分公文
  也有移交到新竹縣衙門裡面存放。

  *新竹縣行政區劃的變遷
    雍正元年~光緒元年:隸屬於淡水廳
    光緒元年~光緒五年:隸屬於臺北府
    光緒五年~:正式成立新竹縣


■日治時代
    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本占領臺灣後,這批檔案改由當時的新竹地方法院
  承接,後來轉送覆審法院(日後之高等法院),再轉由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
  身)文政學部接收作為研究之用,時人稱為「臺灣文書」。當時應該也做過某些整
  理和應用,例如在《臺灣私法》和《大租取調書附屬參考書》中就曾經出現一些
  《淡新檔案》裡的案例。


■臺大法學院戴炎輝教授之整理
    民國36至42年間(1947-1953),臺大法學院戴炎輝教授開始正式整理這批檔
  案,裱褙修補、分類編號,並且將之更名為「淡新檔案」。戴炎輝教授的整理替今
  日利用淡新檔案的人建立一個良好的基礎,使得這批龐大的資料能夠更方便地被使
  用。而戴炎輝教授本身也以淡新檔案為題做了許多研究,其中的代表作為《清代臺
  灣的鄉治》一書。


■臺大圖書館之接收
    民國75年(1986)戴炎輝教授將淡新檔案全數移交給臺大圖書館特藏組珍藏,
  繼續將淡新檔案做更完整而有計畫的出版工作。
    整理的工作起初由臺大歷史系負責,自民國82至84年(1993-1995年),以三
  年的時間出版《淡新檔案》一?四冊,將11101案至12705案(共191案)做詳細的標
  點、校註與排版。
    接下來的整理工作又移回由臺大圖書館特藏組負責,除出版的工作外,也將淡
  新檔案放上網路以供檢索
本站導覽本站全文檢索本館交通位置圖意見箱月曆桌布下載圖書館出版品圖書館紀念品 台灣大學首頁
借還書服務:02-33662353|參考諮詢:02-33662326|Email:tul@ntu.edu.tw 臺北市10617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大圖書館 圖書館徵人 | 館員專區
NTU LIBRARY last modi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