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wered by google
 



北大日緣起

北大日活動
臺大與北大時空交會特展
時空交會緣起
臺大校園發展脈絡
北大校園發展脈絡
特展文宣下載
臺大新聞錦集
活動翦影
媒體報導
   
  臺灣大學校園發展脈絡
 

臺大校園歷史

1922
臺北帝國大學創設計畫開始,以當時的臺北市富田町臺北高等農林學校的校地為基礎,進行校地收購與校舍興建。
1928
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大學官制,設立臺北帝國大學,成立文政與理農兩學部,本部則設在總督府內。

殖民時期 ─ 臺北帝國大學

光復初期 ─ 臺灣大學
1945
國民政府於1945年11月15日接收臺灣,臺北帝國大學經改組後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解除日本帝國主義所加諸的殖民教育政策,改學部為學院,將文政學部分設為文學院及法學院。
  臺灣大學校園地貌更迭的脈絡與演進

戰後臺灣大學的整個校區陸續歸併,包括了臺北醫學專門學校(今醫學院,1936年將臺北醫學專門學校改為醫學部後併入)、高等經濟學校(今法學院,戰後改制為臺灣省立法商學院,1947年併入),南投縣竹山的溪頭實驗林管理處、臺北縣安坑農場、南投縣仁愛鄉山地實驗農場、文山植物園,以及,用士林芝山岩校地與國防部水源路原三軍總醫院與國防醫院用地交換,2000年移交的臺大水源校區等,全部校地約三萬五千公頃,接近臺灣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 臺大夏鑄九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