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啊!美麗的寶島,人間的天堂──周藍萍的臺灣歲月 | |
周藍萍1949年來臺,他在臺灣時期創作歌曲不下百首,為數十部電影配樂,更與四海唱片合作灌錄國語流行歌曲唱片,直到1962年赴港工作。這十餘年間,周藍萍名曲連篇累牘,風格變化萬千,是他音樂生命中蒸蒸日上的豐收期。 |
|
2.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周藍萍的香港生涯 | |
1962年周藍萍應聘至港,成為邵氏公司基本作曲,此後他頻繁往返於臺港兩地,並將創作重心聚焦在電影插曲及配樂,如此十年光景,既為影壇留下光采奪目的輝煌傑作,也為來自臺灣的藝術人才樹立起清晰可仰的國際威望。 |
|
3. 說起來簡單作起來不易——周藍萍的電影時空版圖 | |
當能歌、能舞、會演戲的「演員周藍萍」決意走向幕後,為電影作曲配樂時,華語電影發展史就此鑄成新頁。 多產、質精,是周藍萍在影壇建立的專業形象。自臺灣影業的摸索、草創時期開始,走過香港最燦爛的銀色盛世,黃梅調旋風之後轉戰武俠新紀元,周藍萍富饒豐厚的音樂,為一整個時代的光影交響留下永難磨滅的印記。 |
|
4. 彩虹萬里百花開——跨越世紀《梁山伯與祝英台》 | |
李翰祥導演、周藍萍作曲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於1963年4月問世,至今50週年。無論在歷史文化、社會經濟、電影美學等等各個層面,均享有一席之地,稱其為「國寶級電影」,當之無愧。 |
|
5. 銀瓶乍破水漿迸 鐵騎突出刀槍鳴——周藍萍的新派武俠電影音樂 | |
周藍萍替哪些武俠電影配樂?怎麼為音樂創作選材?配樂手法與魅力何在? 本單元特別蒐集報紙文章、電影海報、電影廣告及DVD等資料,展現周藍萍在港臺武俠電影配樂上的成就,並以學術觀點破解他六種現代性配樂手法的精采絕倫! |
|
6. 從錄音間到唱片行──一首歌的誕生 | |
廖乾元說:唱片是文化與科學結合的一種工業。走入昔日的四海唱片行,讓我們一邊回味實體唱片年代的風采,一邊了解一首歌曲的誕生必須歷經的寫作、編曲、錄製、成品等階段,看數位時代來臨前眾人怎麼合作催生一首歌。 |
|
7. 從無聲到有聲,四海蜚聲動江湖——四海的故事 | |
從昆明街的書報攤開始,以暢銷歌本踏入音樂出版事業,廖乾元立志要臺灣也有自己製作、可以外銷的唱片。於是四海公司從推出國語流行歌曲唱片擴展事業,引領臺灣的唱片業與國際版權機構接軌,也多次獲得金鼎獎肯定。 |
|
8. 歌聲響徹天空——四海唱片攻佔大眾市場 | |
一張張精心製作的唱片,一樁樁空前新穎的設計推案,四海用國語流行歌曲、節慶與跳舞主題音樂,以及兒童合唱歌曲開拓國內大眾市場,構築臺灣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的新局,也向海外聽眾傳播臺灣音樂工作者的心血結晶。 |
|
9. 放開了喉嚨高唱吧!──四海唱片的多元聲音 | |
四海出版的唱片風貌相當多元,除了國語流行歌曲以外,還有藝術歌曲的合唱、獨唱,中國器樂的獨奏、合奏,以及管絃樂等。這些唱片代表了二十世紀臺灣的時代之聲,也保留了眾多華人音樂名家唱奏作曲的心血之作。 |
|
10. 我愛唱的一首歌 是你的詩 寫的是我──周藍萍與《四海歌曲精華》 | |
作曲家與唱片公司首度合作,便激盪出《四海歌曲精華》系列。首三張唱片收錄了周藍萍自己的創作,和改編臺灣歌謠、日語歌曲而成的國語歌曲,二十四曲展現了周藍萍的創作能量,以及廖乾元不讓香港唱片專美於前的雄心。 |
|
11.乘著歌聲的翅膀──由〈綠島小夜曲〉看國語流行歌曲的亞太流行 | |
〈綠島小夜曲〉由潘英傑作詞、周藍萍作曲,原本是周藍萍送給其妻的定情之作,在臺灣已有許多不同版本唱片,流傳至香港、星、馬一帶,旋律填入新詞,又出現了英語、粵語各種版本,印證了臺灣音樂文化流行於亞太的情景。 |
|
12. 周藍萍與四海唱片年表紀事 | |
© 2012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您與我們聯繫。 TEL ▏+886-2-3366-4551 E-Mail ▏tulce@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