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大眾教育基金會自2004年於全台灣的文化中心與大專院校巡迴「簡吉與日治農民臺灣運動」起,不斷接收到來自各界的回饋,激發大家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再思。臺灣社會階層的落差依然存在,農村文化也因為人口嚴重外移而日漸凋零。大眾教育基金會進一步將理念換化行動,推動產官學研的資源有效率的整合運用,希冀使農民獲得新的生產技能,從事高經濟價值的作物栽培,以改善生活條件。
成功的例子有,借重屏東科技大學優秀的選種技術、以及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領先的堆肥技術,催生出嶄新的台灣農產精品—香檳茸。不論是口感或風味都足以和松茸媲美,碩大飽滿的外型更是讓人過目難忘。為克服季節的限制,讓香檳茸能夠全年穩定量產,特與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合作,借重台灣植物工廠教父方煒教授的經驗與專業,經過多次實驗,打造出獨一無二的香檳茸生產櫃,透過調整溫濕度、照度、及二氧化碳濃度,全天候的精密環控。
![]() |
同時創意行銷農產品,透過各式料理的烹調與主廚們的切磋交流,淬煉迸發出香檳茸的絕美滋味與濃郁香氣,也讓台灣的頂尖廚師不再只以外國進口食材為尊,而是深深感受到來自農村的熱誠,以台灣的精品食材為傲!香檳茸宛若璀璨之星,降落在各個杯觥交錯的宴席上,也因而促使台灣的科技農業揭開嶄新的一頁! (圖片提供:財團法人大眾教育基金會) |
1. 農業多樣性 : 凱利.福勒:一次一粒種子,保衛食物的未來
2.農業經濟的新模式: Eleni Gabre-Madhin 談有關衣索比亞的經濟狀況
3. 地區性生態創業: Majora Carter: 三則地區性生態創業的故事
© 2012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任何問題與建議,歡迎您與我們聯繫。 TEL ▏+886-2-3366-4551 E-Mail ▏tulce@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