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藏
素材

臺大圖書館為豐富訪賓贈禮及活動獎品,善用印記在每本圖書裡的館藏章或藏書票,以及特藏珍善本裡精緻生動、設色典雅的圖譜,製作成絕美又獨一無二的紀念禮品,讓學術性館藏以另一種面貌為讀者所認識、使用。館藏章馬克杯是圖書館代表性紀念品,彙集自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成立迄今,曾蓋印於藏書上之各時期館藏章,從中不僅可看出臺灣大學的發展歷程,對臺大人而言,亦是揮灑青春、徜徉閱讀、享受學習之樂的珍貴記憶;對訪賓而言,則能加深對圖書館豐富館藏的學術印象。特藏資料中19世紀出版的《Birds of Asia》、《Pomologie française》、《本草圖譜》,以及日治時期田代文庫、田中文庫裡的手稿與典藏,都有著美麗的花鳥植物繪稿,圖書館將其設計成明信片、書籤、環保袋、藏書票、便條紙、文件夾、筆袋、筆記本等實用性紀念品,讓人人都能擁有美麗的一頁典藏。

|圖書館館藏章|

圖書館館藏章通常蓋於圖書的書名頁正中央,是辨識該書為臺大館藏之主要依據,另有形狀不一的暗記章,蓋於正文內之固定頁,為辨識館藏的輔助依據。館方蒐羅各時期之館藏章及暗記章(皆以原尺寸呈現),從「臺灣帝國大學圖書印」、「臺北帝國大學圖書印」到「國立臺灣大學藏書」,期間還有「臺北帝國大學預科圖書之印」,由中可窺見臺大校名之更替、校史之發展,更蘊藏各世代臺大人的美好閱讀記憶。

|淡新檔案|

「淡新檔案」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淡水廳、臺北府及新竹縣的行政與司法檔案,日治時代由新竹地方法院承接,轉送覆審法院(即高等法院),再轉贈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供學術研究之用。戰後移交本校法學院,並由法律系戴炎輝教授命名及主持整理工作。在現存的清代臺灣省、府、州、縣廳署檔案中,以「淡新檔案」最具規模、完整而亙及長期間。本檔案為研究我國清治時代臺灣行政、司法、經濟、社會、農業等極有價值之第一手資料,故對研究臺灣法制史、地方行政史、社會經濟史等深具學術價值,彌足珍貴。

|田中文庫|

田中文庫為田中長三郎教授(1885-1976)之私人藏書。田中教授為著名的果樹園藝專家,曾任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學‧熱帶農學第二講座」教授兼附屬圖書館第一任館長,專攻柑橘研究。田中教授生前即獲得多項榮譽,逝世後更獲日本天皇追贈銀杯一個,表彰其卓越的學術貢獻。田中文庫多數為植物或園藝相關資料,大部分購自義大利之德國植物學者Otto Penzig與E. F. Nolte的藏書。其中多為1778年以前的植物學古刊本,尤以印刷術發明初期的4冊善本書(稱為搖籃期刊本)最為珍貴,此外並包括哲學、歷史、語言、文學等方面的書籍;除Penzig及Nolte藏書外,本文庫亦含田中教授一生收藏之珍籍及手稿筆記。

|田代文庫|

田代安定(1856-1928)為植物學與人類學家,曾任職臺灣總督府,創立恆春熱帶植物殖育場,為熱帶植物研究先驅,於日本沖繩、爪哇及南洋諸島、臺灣等地進行多次植物學與人類學調查。田代氏過世後,時任臺北帝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前身)圖書館館長田中長三郎教授,以其長年耕耘臺灣為由,將其藏書、手稿與田野調查筆記等納入館藏。

|本草圖譜|

《本草圖譜》為日本岩崎常正於文政11(1828)年所著,一套93冊,另有索引2冊;臺大圖書館典藏的是大正年間重刊本中的84冊,是館藏日文線裝珍籍之一。《本草圖譜》分冊揭載山草、芳草、毒草、水草、穀部、菜部、果部、灌木等各類植物,不僅補中國《本草綱目》詳於說而略於圖的缺點,且廣泛收羅中、日之外的西洋特有植物,是當時珍貴難得的彩色植物圖鑑。

|樣式雷|

樣式雷乃清代二百多年間,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姓世家的譽稱,為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傑出代表,其建築創作涵蓋了都城、宮殿、園林、壇廟、陵寢、府邸、工廠、學堂等皇家建築。 臺大圖書館目前收藏樣式雷建築圖53張,主要是雷家第六代傳人雷思起(字永榮,號禹門,1826-1876)所繪,有關裝修陳設與舟輿的繪圖。

|Pomologie française|

《Pomologie française : recueil des plus beaux fruits cultivés en France》共有4冊,介紹法國的桃、李子、櫻桃、檸檬、柑橘、草莓、葡萄、梨與蘋果…等多種果樹品種,包含400多幅漂亮生動的果樹繪圖,由法國植物學家與藝術家A. Poiteau(1766-1854)與P. J. F. Turpin(1775-1840)手繪,再以點刻方式彩色印刷而成。

|Birds of Asia|

《Birds of Asia》共有7冊,介紹亞洲各種的鳥類,包含530幅彩色鮮豔的鳥類印刷繪圖,從敘利亞、日本到摩鹿加群島,涵蓋區域相當廣大。作者John Gould(1804-1881)是19世紀英國重要的鳥類學家及鳥類藝術家,著有多種有關世界各地的鳥類圖譜。這套書自1850年問世,直至1883年才完成,出版的時間長達了33年,是本館特藏「大鳥文庫」藏書之一。

|游魚逐落花|

《游魚逐落花》為胡宇基先生於2021年在臺大圖書館舉辦「宇荷芳霏—胡宇基九十回顧展」時,特別贈與館方永久典藏之水彩畫作,其為胡先生近年技法純熟胸懷萬物之代表作品,層疊敷色,紅粉嫩綠施以青石點綴,更有生生不息之寓意。

胡宇基先生為知名的嶺南畫派畫家,師從趙少昂大師,貫徹嶺南畫派中西合併的精神,寫實畫意融會貫通,在傳統古典繪畫中以西畫手法用色敷彩,營造出水墨暴雨風采別有出色。胡先生畫藝精湛,不論花鳥走獸或山林湖水皆有所長,迄今在世界各國舉辦逾130場展覽,皆深獲好評;作品更是被國內外知名博物館、藝術中心與大學珍藏,足見胡先生藝術創作的價值。此外,更曾於美國哈佛大學、加州大學等學校講學,畢生從事藝術教育及繪畫創作不懈,讓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