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嘗有志於修人類學,數年以來致力於斯學之研磨,久期於闡明亞細亞各種人類之系統關係,聊資裨補學界於萬一。而今,斯學之溥博淵泉的臺灣,屬我版圖,不僅學術上,將來治教之需要上,亦逢不可不速為研究調查之機。」─伊能嘉矩 1895

來臺前夕,伊能曾發表一篇〈陳余赤志,訴於先輩君子〉,表達其渡臺之目的和抱負。

1893年,伊能嘉矩加入「東京人類學會」,向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教授坪井正五郎學習人類學,同時也與鳥居龍藏一起組成「人類學講習會」,致力推廣人類學。

1895年日本統治臺灣,伊能嘉矩抱著從事人類學研究與教育原住民的熱情來臺。12月,甫抵達臺灣的伊能與同是東京人類學會會員的田代安定一同創設「臺灣人類學會」。

殖民初期,日本人為瞭解臺灣原住民與漢人社會,設立一些學會團體。1898年成立的「蕃情研究會」、1900年成立的「臺灣慣習研究會」,伊能都是核心人物,活躍在這些學會。

伊能嘉矩最初數年的臺灣原住民與漢人社會風俗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引起學界重視,開展了日本殖民地人類學研究。



- 左:《東京人類學會雜誌》/中:《臺灣通信 二》伊能嘉矩與田代安定發起臺灣人類學會/
右:《臺灣慣習研究會誌7》上伊能嘉矩發表的論文。在發表後,伊能仍持續增補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