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科學(Open Science)在學術領域逐步實踐,除透過開放取用(Open Access)分享研究成果外,研究資料公開共享,更能使研究過程透明化,達成研究再現的效益;同時,許多研究資助單位更已將資料管理計畫(Data Management Plan, DMP)視為研究設計必備的要素。研究資料管理(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RDM)已成為現今學術研究至關重要的工作。
為達資料共享及提升研究通透性之目標,研究過程所產出的各種類型資料,都應用謹慎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加以管理,以符合「可查找、可取得、可交換、可再用」(Findable, Accessible, Interoperable, Reusable, FAIR)原則。研究資料管理仰賴學術人員的理解與投入,以及各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與支持,圖書館在既有服務基礎下,進階提供RDM相關指引與服務,一起為開放科學實踐共同努力。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於 2020 年 6 月起與 Harvard Medical School、Harvard Library、Simmons University 等多個學術機構共同進行研究資料管理專業課程國際合作計畫 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Librarian Academy(RDMLA),其中 9-11 單元由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及韋棣華基金會贊助翻譯。目標透過內容架構完整且供自主學習的研究資料管理中文線上課程,促進臺灣及華語世界的學術研究人員、圖書館員對於研究資料管理及其服務的基礎認知與專業涵養。
RDMLA英文版及中文版線上課程皆建置於 Canvas Network 平台,註冊登入後即可免費自主學習。
說明研究資料管理的關鍵概念,包括研究週期以及資料生命週期。針對資料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提供研究者處理資料過程的概況,以及資訊專業人員所採用的資料服務策略。
介紹不同研究生態及其RDM挑戰,並說明研究資料管理館員常見的參與模型以及可提供哪些解決方法。最後探索現今研究文化元素,尋求研究資料管理館員能為此研究文化做出貢獻及改善的方式。
協助館員辨識並克服推行服務時的組織障礙,並制定可行的計畫;同時比較提倡研究資料管理服務時常見的成功策略和失敗策略。
本單元將處理在推行研究資料管理服務時需努力應對的機構特質與利害關係人等,並邀請專家分享在所屬機構中推行資料服務的經驗。最後,說明如何擬定所屬機構的推行服務計畫。
學習如何運用傳統的專案計畫來推展研究資料管理服務。說明專案計畫中的常見元素,並建立自己的專案計畫。除此之外,指導如何運用適當的評估技術來評核計畫的目標。
概述介紹二種資料分析及視覺化工具— R語言 與 Tableau,介紹這些工具在RDM所扮演的角色,並提供進一步學習的策略及可行方法。
簡單介紹如何透過 Jupyter Notebook編寫Python程式碼,對於 Python/Jupyter的精通程度不是課程目標,重點在協助大家理解工作流程的脈絡,並瞭解他們如何滿足RDM生命週期的關鍵需求。
本單元介紹在支援各項研究資料管理(RDM)活動時可能會使用到的平台工具,並討論實際案例,帶領大家瞭解不同平台工具的運用方式。
本單元提供館員進行資料管理培訓之教材,針對DataONE Skillbuilding Hub網站介紹其架構與資料類型,說明如何依資料生命週期階段快速取得各類教學資源。
蒐集、視覺化、共享及再利用資料時,均應留意著作權、授權、隱私保護等相關問題,本單元協助釐清資料受著作權保護的範圍,以及可能影響資料管理與使用的各種規範。
本單元旨在協助館員了解資料庋用(Data Curation)與典藏的實務,除說明相關概念外,更整理研究者可能面對的資料數位保存要求,如DMP等,並分享選擇典藏庫與提供庋用服務之經驗與建議。
✦ 教師
適用 Unit 1-11 課程
■ 課程素材或內容
■ 延伸指定參考教材
✦ 圖書館員
適用 Unit 1-11 課程
■ 自主學習資源
■ 圖書館相關服務規劃
■ 利用指導素材
✦ 研究人員 /
計畫團隊成員
適用 Unit1-2、6-8、10 課程
■ 自主學習資源
■ 訓練教材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長 陳光華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副館長 唐牧群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研究支援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