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頭場上 | 共襄盛舉 | 牡丹勝事 | 亭外蹤跡 | 驚夢七年 | 玉簪繫情

驚夢七年

〈驚夢〉這一折戲是《牡丹亭》的靈魂主軸,其魅力所在,就在一個「情」字。劇中杜麗娘追尋夢中與現實之「情」,使「驚夢」的意涵貫通全劇。

從初期演員生澀的排練紀錄發現到崑曲的魅力後,往後每一場演出的幕前幕後也持續紀錄著,從紀錄中感受到崑曲的美學,在古典的美學裡創作新視覺。演員們入戲,感動了觀眾,也感動了我,在拍攝青春版《牡丹亭》之前,我從未看過傳統戲曲,甚至未聆聽過優美的崑曲。但因為「美」的感動,而持續了一百多場的紀錄創作,將〈驚夢〉作品的創作成長分享給攝影展現場的每一位觀賞者。


 
排練 (2003)   蘇州 (2004)   北京大劇院 (2006)
 
西安 (2007)   北京大劇院 (2009) 上海 (2010)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指導教授: 臺大特聘講座白先勇教授 | 中國文學系臺灣文學所柯慶明教授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五 08:20~19:00 週六 08:20~17:00 (週日不開放)
展覽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五樓特藏資料展覽區

10617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或擷取
建議最佳瀏覽螢幕解析度1024x768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