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以照片或美術圖畫作為設計,繪葉書作為紀念用的出版品,除了作為「到此一遊」的紀念、視為生活片段的定格收藏,甚至還是民俗學家重要的研究資料。本區繪葉書展示由曾擔任臺北帝大附屬農林專門部教授的「增田福太郎」先生,其在臺灣進行實地調查時所收藏之繪葉書,並同時展示廟宇紀念章。

✦ 增田福太郎(照片出自《殖民地的法學者:「現代」樂園的漫遊者群像》一書)

關仔嶺基督教會堂,成立時間可追朔至1884年

增田福太郎(1903~1982年)是日本法學、民俗學學者,京都大學博士,長期研究臺灣宗教與民俗學。其不只在 1929 年任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時做宗教民俗調查,至臺北帝大任教時,也因教授「農業法律學」持續對臺灣傳統宗教(也含天主教和基督教)進行實地調查。

昭和十年(1935),也是增田來臺的第七年,其發行第一本專書《台灣本島人の宗教》,針對於台灣漢人的宗教觀與各宗教支派,作了相當清楚的解析,可說是綜整來台六年調查的成果。對於臺灣各種宗教林立的景象,他不禁感嘆:「臺灣就像是各種宗教春光明媚百花齊放的田野」(まことに百花の春野ともいふべし)。

原臺北帝國大學增田福太郎擔任臺灣總督府宗教調查官時,收藏臺灣民間信仰及民俗主題繪葉書,為本館特藏組主要典藏之繪葉書。不只是宗教或寺廟方面,包含漢人民俗和原住民風俗、臺灣城市街景山岳風物,也是增田先生研究興趣所至,多方蒐集而來。

以道、儒、佛三者為本島人固有之宗教,又是舊習慣的宗教。我認為本島是世界宗教博物館絕非言過其實。

─增田福太郎〈本島的佛教地位1〉,引自《南瀛佛教》第八卷第二號(1930.2)

✦ 日治時期臺灣民間最普遍的灌溉用足踏水車,又稱為龍骨車或蜈蚣車

✦ 此為角板山當地泰雅族婦女搬運物品的勞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