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 | 11月29日 (民國前四年)生於新竹。 |
|||
1915 | 全家由新竹遷居臺北萬華。 |
|||
1916 | 臺北艋舺公學校(今老松國小)入學,就讀至四年級。 |
|||
1920 | 轉入臺北城南尋常小學校(今南門國小)就讀。 |
|||
1922 | 小學畢業,考入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預科。
![]() |
|||
---|---|---|---|---|
1923 | 母親過世。 |
|||
1926 | 自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預科結業。
|
|||
1928 | 父親再婚。 |
|||
1929 | 自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高等科理科畢業,為第二屆畢業生。
![]() |
|||
1930 | 考入東京帝國大學醫科。 |
|||
1934 | 獲東大醫學部醫學士,返臺與顏碧霞女士結婚再赴日,在母校附屬醫院小兒科服務。
![]() |
|||
1935 | 長女如圭出生於東京。擔任東京市小兒科保護協會兒童相談所醫務囑託。 |
|||
1936 | 擔任三河島健康相談所醫務囑託。 |
|||
1937 | 長子達成出生於東京。
![]() |
|||
1939 | 返臺任臺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小兒科講師,次女如琳在臺北出生。 |
|||
1940 | 兼任赤十字社臺灣支部病院小兒科醫長,次子康成出生。 |
|||
1941 | 獲日本厚生省醫師執照(醫師免許證)。擔任赤十字社臺灣支部病院小兒科醫長囑託。
![]() |
|||
1942 | 派任至廈門,任博愛會廈門病院小兒科醫長。 |
|||
1944 | 獲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三子拙夫出生,隨日船照護婦幼返日。
![]() |
|||
1945 | 日本戰敗。由鄉村返回東京,曾參與「新臺灣建設會」。 |
|||
1946 | 由日返臺,出任臺灣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教授, |
|||
1947 | 兼臺大附屬醫院小兒科主任。獲頒醫師考試及格證書 (檢覈及格)。 |
|||
1948 | 升任臺灣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
|||
1951 | 經考試院醫師考試及格,取得醫師證書。 |
|||
1952 | 獲美國國外業務署(FOA)邀請與資助,赴美考察醫學教育,由葉曙教授代理院長。 |
|||
1953 | 考察至半途,錢思亮校長電召他回國接任臺大醫學院院長。 |
|||
1958 | 訪問英、美、亞洲等國,考察醫、牙、藥、護理,以及公衛之教育與訓練。 |
|||
1960 | 倡議成立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促進國內醫師的進修制度化,前後共擔任六屆理事長。 |
|||
1963 | 父親魏清德獲頒第一屆「中華民國桂冠詩人」榮譽。 |
|||
1964 | 父親因病去世。 |
|||
1965 | 長女如圭於30歲第二胎分娩時過世。 |
|||
1966 | 借調代理私立高雄醫學院院長。 |
|||
1968 | 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 |
|||
1971 | 接任臺灣醫學會理事長(至1977)。 |
|||
1972 | 任臺灣大學教務長,退休前遷居至臺大分配之宿舍。任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常務委員。 |
|||
1974 | 任中華血液基金會創會董事長。成立魏火曜兒科研究基金會。 |
|||
1976 | 兼臺大人口中心主任。 |
|||
1977 | 擔任「醫望」社長,並任臺大醫學院與醫院整建專案小組召集人。 |
|||
1979 | 自臺灣大學退休,卸下教務長之重任,受聘為臺大醫學院兼任教授(至1995,均不致酬)。
![]() |
|||
1984 | 獲聘中央研究院第十二屆評議員。 |
|||
1987 | 接任臺北仁濟院董事長(任期至1990)。獲聘中央研究院第十三屆評議員。 |
|||
1990 | 獲聘中央研究院第十四屆評議員。 |
|||
1992 | 擔任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 |
|||
1993 | 獲聘中央研究院第十五屆評議員。 |
|||
1995 | 2月6日因癌症過世,享壽88歲,安奉於桃園大溪齋明寺。 |
|||
2005 | 妻魏顏碧霞過世,享壽95歲,共同安奉於桃園大溪齋明寺。 |
本網站之所有圖文內容授權為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及原著作人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或擷取使用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
如有其他任何問題或建議,請洽臺大圖書館推廣服務組。電話:(02)3366-4551,email:tulce@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