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事醫學工作大半生,我常說一句話:「做良醫,不要做名醫」。名醫和良醫有很大不同,良醫是憑良心在從事醫療工作,名醫則不然,只要出鋒頭、搞宣傳,比良醫容易做得多。

  • 進醫科的目的就是畢業後要當個好醫師,為患者醫治病苦,為國人增進健康。可是一般人認為醫是生財之道,於是一些家長以這種觀念強迫其子弟學醫,是錯誤的。

  • 求學不是背誦筆記和講義,而是多抱疑問,多求解答,多閱讀學術雜誌,多注重理論,考試時勿作弊,應清除僥倖取巧的變態心理。

  • 我們在大學裡常聽到「教書」二字……,我們似應說「教學」,是要「教」學生如何去「學」的。

  • 大學醫院的功能不僅是送人出國充電而已,應該自己努力做些「發電」的工作,可以給別人充電,這樣子才能真正地提高我國的醫學和醫療水準。

  • 愛校的人都能愛國愛人,同樣愛國愛人的同學也能愛校。

  • 對我來說,我喜歡單純的人生,生老病死既無法隨心所欲,連以救人為職志的醫生,有時也抵抗不了命運的安排,又何必汲汲營營於名與利的追求呢?還不如潛心研究,或能貢獻點滴於社會。

  • 我生長在一個動亂的時代,常覺得沒有因為戰爭而失去生命,是一種很大的幸運。這使我覺得活著要專心做事,我也因此忘記了欲望和野心。

  • 今天我們民主政治之上軌道,固有待努力,同樣地,人們的文化層面的修養,也需要全面提昇。我們的填鴨式惡補教育,何時能夠解除,可能是關鍵的問題。

  • 處世秘訣在「運、鈍、根」:
    運:命運或運氣; 鈍:做人不可過於銳利,要保守些; 根:耐心、不屈不撓的精神。

  • 晚年提倡「三動三空一心」生活哲學:
    三動:動腦、活動、運動。
    三空:「房子要空」,住家要儉樸,不講究物質生活;
       「頭腦要空」,欲望不要太高,凡事不強求;
       「肚子要空」,不要吃太飽,八分飽就好了。
    一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專心,才能全力達成目標。

  • 有人問我,做事成功的祕訣是什麼?我覺得答案十分簡單,
    只有「專心」。

  • 對我來說,常不知什麼是我的第一步,因為我每做一件事,都
    懷著當年開始求知時的精神,要認真努力。對我而言,做了自己
    所能做最好的每一次都是第一步;每一步都值得紀念與珍惜。

  • 長壽之道:年輕時不要吃得過量或太胖,每日飲食不必
    太多太好 ,多走路,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