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青少年兒童編輯出版過多種遊記系列,自己創作七本遊記。這個充滿熱情與行動的寫作動力,源自於童年,外婆和父親買給姐妹倆看的香港《兒童樂園》半月刊。翻開來整版彩色跨頁印刷的「播音臺」,來自世界各地的奇文異事,讓我對這個神奇的世界心生無限憧憬。

學生時期,閱讀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陳之藩的《劍河倒影》,也深受影響。「康橋」即英國劍橋舊稱,文中細述劍橋大學城種種人文之美,是啟發我日後編、寫遊記的靈感源頭。熱愛印度泰戈爾的詩集,則是我1982年初次旅行時將印度、尼泊爾做第一優先考慮,還為此標會籌款,三年才陸續還完。

對一個寫作者來說,「旅行」,首先得走出安靜的書齋,走進五色紛陳的異域,「遊記」,可以說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行動文學」。

不同生活的體驗可以打開視野之窗,改變原有的狹隘與偏見,進而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青少年是邁向人生的重要關口,透過遊記中生動文字的描繪,是走向世界最直接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