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裝幀


《生蕃傳說集》

鹽月桃甫在大正12(1923)年為佐山融吉和大西吉壽合著的《生蕃傳說集》設計裝幀和插畫,該書內容經原住民專家的森丑之助指導,為臺灣原住民神話傳說的重要著作。鹽月勤跑部落,研究族人和部落,設計圖書封面,並親手製作「征伐太陽」等11幅彩印木刻版畫穿插各章節之間。

民俗學者池田敏雄因《生蕃傳說集》讚譽鹽月為「臺灣裝幀藝術的始祖」。王淑津老師《南國‧虹霓‧鹽月桃甫》(2009年)寫到此書,鹽月「以現代藝術家的身份運用原住民族傳統圖像、自然、山川植物等元素,轉換原始神話為當代繪畫語言」;「每一張畫右下角都有鹽月T.S.的簽名,每一幅都是獨立完整的版畫藝術作品」。


▲《生蕃傳說集》封面,原書收藏於臺大圖書館。

▲《生蕃傳說集》內頁彩圖「征伐太陽」

▲《生蕃傳說集》頁2插圖

▲《生蕃傳說集》頁74插圖

▲《生蕃傳說集》頁101插圖

▲《生蕃傳說集》頁264插圖

▲《生蕃傳說集》頁304插圖

▲《生蕃傳說集》頁378插圖

▲《生蕃傳說集》頁420插圖

▲《生蕃傳說集》頁592插圖

▲《生蕃傳說集》頁688插圖

▲《生蕃傳說集》頁722插圖
《臺灣見聞記》

1937年中西伊之助《臺灣見聞記》,也是鹽月的圖書裝幀作品。除了以鹽月喜歡的「口簧琴吹奏」為封面設計,封面與封底內襯底圖相同,為「紅色的太陽、跨頁的印度牛及牛背上五隻白鷺鷥」,非常的生動。


期刊封面與插繪


學校刊物
《翔風》

鹽月桃甫源源不絕的創作力,也發揮在刊物的封面設計與插圖上,由於1922年開始在臺北高等學校任教,其長子鹽月赳也是該校學生,因此經常為該校文藝部的《翔風》(1926-1945)與新聞部的《臺高》(1937-1940)兩本校園刊物設計封面。


▲《翔風》第9號 1931年2月 封面及插圖

▲《翔風》第10 號 1932年1月

▲《翔風》第11號 1932年6月

▲《翔風》第13號 1934年6月,封面是刊名「SHOFU 翔風」

▲《翔風》第14號 1935年1月(編按,顏色不同)

▲《翔風》第15號 1935年12月 封面
《臺高》

臺高》第八號,臺北高等學校新聞部發行,
昭和13(1938)年5月22日封面。

《麗正》

臺北第一中學麗正會出版。
第36號,昭和3(1928)年12月23日 封面與題字。

《士林》

臺北帝國大學豫科於1942-1943年間發行。以下為鹽月為《士林》繪製的插圖,幾乎都有鹽月桃甫「桃子」形狀的簽名。

官辦期刊

鹽月也為官辦刊物設計封面,如《臺灣時報》、《臺灣雜誌》、《警察時報》與《文教》等,可看到鹽月多變又獨特的畫風。

《臺灣時報》

臺灣總督府內臺灣時報發行所發行。


▲《臺灣時報》1939年1月,內頁彩圖〈朝陽映島〉

▲《臺灣時報》1939年2月,內頁彩圖〈建設〉

▲ 左:《臺灣時報》1941年8月;右:《臺灣時報》1941年10月
《警察時報》

臺灣警察協会發行。


▲ 268號,昭和17(1938)年3月1日發行 封面

▲ 269號,昭和17(1938)年4月1日發行 封面

▲ 270號,昭和17(1938)年5月1日發行 封面

▲ 271號,昭和17(1938)年6月1日發行 封面
《文教》

臺灣教育會發行。


▲《文教》創刊號及四月號,臺灣教育會,昭和17(1942)年9月2日
文學雜誌
《原生林》

為短歌雜誌,由原生林社發行。


▲ 第9卷第5號,昭和20(1945)年2月9日發行。
《ゆうかり》

為俳句家山本昇(1893-1947年)所創設的「尤加利俳句社」發行,標榜以在地俳句「寫生臺灣」,臺北帝大島田謹二教授曾以「鄉土主義」觀點給予高度評價。本刊為第二十五卷三號(1945年4月),應為鹽月桃甫在臺最後一件封面設計作品。

《臺灣》

臺灣社發行。


▲《臺灣》第一卷第六號,昭和15(1940)年9月2日發行,封面為吹口簧琴的少女

▲《臺灣》第三卷第七號,昭和17(1942)年7月5日發行,本期封面由鹽月桃甫題字「臺灣」

▨ 推薦閱讀

- - - - - - - - - - -

▶ 版畫、書刊裝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