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家為其收藏製做藏書印或藏書票(Ex Libris 或 Bookplate),象徵對藏書之愛並蘊藏書物趣味。藏書票相傳於西元 1470 年發源自德國,以小尺寸版畫製成印刷,因為藏書本身的價值與圖案的設計藝術而顯得珍貴,被譽為「書中的版畫珍珠」或「紙上的寶石」。
臺北帝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前身)於 1928 年開校,由於重視圖書館,籌備期間即已投入鉅資購置館藏。建校後,各講座許多深具「愛書家」特質的教授群,為學校徵集了許多珍罕佳覯,尤其是首任圖書館館長的田中長三郎教授(1929-1934,任期 6 年),本身即為西洋善本的愛書藏書家,藏品中就有許多珍貴的藏書票。隨著圖書館建築於 1930 年峻工啓用,全校館藏已累計超過 20 萬冊,各學部圖書室館藏陸續移至總圖,在這樣的氛圍下,大約在1929至1930年間,催生出專屬於總圖書館的「原住民圖像藏書票」,藏書票作者為日治時期知名美術家鹽月桃甫(1886-1954)。
展覽日期 ── 2021/12/1(三)- 2022/01/25(二)
展覽地點 ── 臺大圖書館一樓小展廳
主辦單位 ── 臺大圖書館特藏組、推廣服務組
特別感謝 ── 鹽月光夫先生、呂采芷老師、邱函妮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