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12月31日生於臺灣臺北市,祖籍安徽省池州市。
1965 第一篇投稿作品「樂園」刊載《大華晚報》學生園地。
 
1970 出版第一本散文《裁冰集》(哲志出版社)。
1972
  • 出版散文集《書寄北風遙》(四季出版社)。
  • 經校友范思平推薦,受聘聯合報。
1975 出版散文集《煙塵小札》(皇冠出版社)。
1976 出版報導文學《她們在做些什麼》(巨龍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心靈的果園》(皇冠出版社)。
1977 出版讀書專欄《橄欖的滋味》(皇冠出版社)。
1978 出版報導文學《墨香》(皇冠出版社)。
1979 出版小說、散文集《夏日和蘭小春》(皇冠出版社)。
1980
  • 轉任報系民生報副刊報導文學記者,公餘創作,報章雜誌全年刊載81篇。
  • 主編「溫馨小品文」《阿灰,我知道了》、《我知道,你也愛我》(民生報社)。
1981
  • 調任民生報兒童版主編。專心致力兒童文學媒體推廣及編寫工作,放棄成人文學寫作。
  • 出版報導文學《仙人掌花》(百科文化事業公司)、《春暉與春天:臺灣聾人專題》(遠流出版公司)。
1983
  • 出版主編兒童散文集《媽媽的紅燈》、《爸爸的氣功》(民生報社)。
1984
  • 出版散文《媽媽手記》(民生報社)、報導文學《兩代情》(九歌出版社)。
  • 出版兒童文學編著《幽默筆記第一集》、《人面猩猩》、《王子復仇記: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鼻子的學問:世界短篇名作改編》(民生報社)。
  • 獲民生報頒贈「模範記者獎」。
1985
  • 出版兒童文學編著《三絕顧虎頭》(漫畫故事‧教育廳中華兒童叢書)、《我家的頑皮鬼:兒童文選欣賞一》、《不要小看你自己:兒童文選欣賞二》、《葡萄要回家:兒童文選》、《宇宙的圖畫:兒童詩欣賞》、《黃金鞋》(民生報社)。
  • 獲民生報頒贈「模範主編獎」。
1986
  • 主編兒童動物故事《恐龍的「咕」》、兒童散文選《水底學校》(民生報社);出版兒童文學編著漫畫故事《中華神童》(教育廳中華兒童叢書)。
  • 獲民生報頒贈「特殊貢獻獎」。
1987
  • 民生報期刊《兒童天地週刊》全年52期獲行政院新聞局主辦金鼎獎。時任總編輯。
  • 出版兒童文學編著《幽默筆記第二集》、《張生煮海》(中國戲劇故事)(民生報社)。
1988
  • 出版兒童散文《思想貓》(民生報社)。
  • 出版主編兒童散文集《校長上小學》、兒童故事選《畫貓的男孩》(民生報社)。
  • 11月,民生報「兒童天地」版首次刊登大陸兒童文學作家洪汛濤童話「神筆馬良」及寫給臺灣小讀者親筆信,隨後即陸續開展一系列兩岸兒童文學作品版面交流。
1990
  • 擔任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秘書長,在民生報王效蘭女士、學會理事長鄭雪玫教授、國語日報蔣竹君女士、幼獅少年雜誌孫小英女士等文化媒體及同行大力支持下,創辦「好書大家讀」活動。
  • 5月,首次參加在湖南長沙舉辦的「世界華文兒童文學筆會」,開啟兩岸兒童文學媒體與出版交流序幕。
  • 10月,首篇作品童詩「山」,刊登於長沙少年詩歌報。
1991
  • 兒童文學作品及個人相關報導開始陸續刊登於安徽山花報等多家報刊雜誌。
  • 「江南可採蓮」一文獲上海「陳伯吹兒童文學園丁獎」。
1992
  • 出版遊記散文《思想貓遊英國》(民生報社),入選「好書大家讀」活動好書推薦。
  • 「我在劍橋遊學」系列,獲上海《少年報》「小百花獎」。
  • 翻譯繪本《親朋自遠方來》(遠流出版公司出版)。
  • 籌辦「海峽兩岸少年小說、童話徵文」活動。
1993
  • 單篇「班長下臺」獲上海《少年文藝》月刊小讀者票選1992年最受歡迎散文第一名。
  • 單篇「毛筆與粉筆頭的戰爭」獲上海《少年報》「三星杯兒童文學作品優勝獎」。
  • 單篇「濃濃的中國風」獲大陸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五屆「海峽情」徵文二等獎。
  • 出版兒童散文《班長下臺》(民生報社),並獲「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
  • 出版主編童詩選《什麼輕輕貼藍天》、《綠色小耳朵》、《別說我不乖》、《媽媽別生氣》(漢藝色研出版社)、主編童話《銀線星星:臺灣童話選》(北京作家出版社)、《吃童話果果》(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少年小說《大俠‧少年‧我》、《吃彩虹的星星》(民生報社)。
  • 因籌辦「海峽兩岸少年小說、童話徵文」活動,獲民生報頒贈貢獻獎。
1994
  • 出版遊記散文《長著翅膀遊英國》(民生報社),並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兒童讀物獎、聯合報「讀書人」周報最佳童書、中國時報「開卷」周報一週好書榜、誠品書店「青少年文學」寒假書單。
  • 單篇「感覺的盒子」獲上海《少年文藝》月刊小讀者票選1993年最受歡迎散文第一名。
  • 民生報與北京《東方少年》雜誌合作定期專輯,擔任特約編審。
1995
  • 出版攝影散文《美麗眼睛看世界》(民生報社),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兒童讀物獎、第八屆「中華兒童文學獎」。
  • 與李潼合編《臺灣兒童小說選》(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
  • 任第二屆「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至1998年止。
1996
  • 民生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和東方少年雜誌社,分別於上海、北京兩地舉辦「桂文亞作品討論會」。同時自費出版《桂文亞探論》(班馬著)及《讀她‧寫她:桂文亞作品評論集》(金波主編)二冊(亞太經網)。
  • 出版兒童小說《二郎橋頭那個野ㄚ頭》(民生報社)。
  • 小說家曹文軒,為桂文亞攝影作品25幅撰寫散文,合作出版《少年》(民生報社)。
  • 兒童小說《二郎橋頭那個野ㄚ頭》入選「好書大家讀」與行政院新聞局第15次中小學生活動推薦。
  • 桂文亞自費出版《這一路我們說散文》(亞太經網)。
1997
  • 3月,獲信誼基金會第十屆信誼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
  • 出版散文《金魚之舞:認識兒童文學作家與作品》(民生報社),獲「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
  • 出版與李潼合編《臺灣兒童小說選》(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8
  • 出版《二郎橋頭那個野ㄚ頭》(新加坡彩虹);攝影散文《馬丘比丘組曲:南美印加古文明探奇》、與李潼合編臺灣少年小說選《思鄉的外星人》、《寂寞夜行車》(民生報社)。
  • 《寂寞夜行車》獲「好書大家讀」推薦。
1999
  • 出版《班長下臺》(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思想貓遊英國》新版(民生報社),獲「好書大家讀」推薦。
2000
  • 榮膺聯合報系新聞人最高榮譽「高級資深績優記者」。
  • 出版少年詩集《散步的小樹》(徐魯詩、桂文亞攝影)、兒童散文《感覺的盒子》、遊記《再來一碗青稞酒》、主編論述《為孩子讀書的人》(民生報社);散文《媽媽手記》(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遊記《思想貓遊英國》(雲南教育出版社);散文《大外套的秘密》(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及主編遊記《說吧!香格里拉》(民生報社)。
  • 《思想貓遊英國》與《說吧!香格里拉》,獲「好書大家讀」推薦;《美麗眼睛看世界》獲「臺灣1945-1998兒童文學100」推薦。
2001
  • 因兒童文學編輯、傳播、寫作表現,獲世新大學十大傑出校友獎。
  • 出版遊記《哈瑪!哈瑪!伊斯坦堡》(民生報社)。
2002
  • 主編論述《當公主遇見王子》、《呼喚:李潼少年小說的聲音》、《感動:曹文軒的小說世界》(民生報社)。
  • 《哈瑪!哈瑪!伊斯坦堡》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2003
  • 《哈瑪!哈瑪!伊斯坦堡》獲中國大陸第6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
  • 出版《讀與寫的第一堂課》(民生報社)獲「好書大家讀」推薦。
  • 翻譯家楊曉東女士身後遺囑委託桂文亞處理贈予自宅給「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事宜。
2004
  • 兩岸兒童文學交流15週年,特別企劃「回顧與前瞻」系列交流活動六場。
  • 出版遊記《來和小羊羔照個相》(民生報社),獲臺灣第20次中小學優良讀物推薦。
  • 出版主編兒童散文《妹妹寶貝》、《阿灰,我知道了》、《我知道,你也愛我》(民生報社);《你一定會聽見的》(山西希望出版社)。
2005
  • 5月,自民生報退休。返聘擔任聯合報系童書出版部總編輯。
  • 7月,遊記《來和小羊羔照個相》入圍行政院新聞局第29屆金鼎獎及少年圖書類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臺北市2005「兒童深耕閱讀」推薦好書。
  • 出版散文《美麗眼睛看世界》(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6
  • 《班長下臺》入選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百年百部中國兒童經典書系」並出版;出版《讀名家美文提升寫作能力》(香港山邊出版社)。
  • 與北京師範大學王泉根教授合編「淺淺的海峽兩岸兒童佳作叢書」:《成長船隊:小說卷》、《浪漫密林:童詩卷》、《夢裡花香:詩歌卷》、《風中蝴蝶:散文卷》(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 歷經八年籌備,民生報5月於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成立「臺灣兒童讀物資料中心」,並擔任中心名譽主任及客座教授。
  • 於浙江師範大學捐資成立「思想貓兒童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推動臺灣兒童文學研究。
2007
  • 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合作,成立「桂文亞文學書房」,將個人珍藏五十年文學手稿及兩岸作家手稿、信函、資料與圖書收藏,陸續整理,捐贈典藏。
  • 出版主編作文教學《基測作文優必勝》(聯合報社)。
  • 5月,浙江師範大學舉行「臺灣兒童讀物資料中心」揭牌典禮,由桂文亞代表,以臺灣「好書大家讀」童書委員會名義,贈出民生報典藏的6,000餘冊童書,供作交流研究之用。
  • 捐贈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學館個人收藏作家手稿、信函、圖書等186件,光碟圖檔1,146張,做為國際兒童文學館開館贈禮。
  • 6月,舉辦第一屆「思想貓兒童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8
  • 創辦「思想貓兒童文學講座」,企劃一系列語文教育推廣、兒童文學深耕閱讀、兒童文學作家作品推薦活動。
2009
  • 於香港教育大學蒙民偉圖書館舉行「聯合報系『好書大家讀』兒童讀物特藏」揭牌儀式。
  • 出版兒童小說《到底是誰的錯》(聯合報)、《班長下臺》(湖北少兒);《到底是誰的錯》獲「好書大家讀」推薦。
  • 8月31日,正式離退其主持了三十年的聯合報系兒童媒體推廣工作。
  • 應邀出席「海峽兩岸兒童文學交流二十週年紀念筆會」。
2010
  • 5月,成立個人「思想貓兒童文學研究室」。
  • 「思想貓兒童文學網站」開站www.cat-kuei.com
  • 出版兒童散文系列《你一定會聽見的》、《美麗眼睛看世界》、《二郎橋頭那個野ㄚ頭》、《直到永遠》(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班長下臺》(國語日報)。
2011
  • 出版《長著翅膀遊英國》(浙江文藝)、《踮起靈感的腳尖》(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在美的暈眩中》(九歌出版社)、《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糖果人來了》(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不鏽鋼公雞》(幼獅文化出版公司)、《美麗眼睛看世界》(國語日報)。
  • 主編散文集《跨越生命的關卡》(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入選「好書大家讀」推薦。
2012
  • 出版兒童小說《我愛藍影子》(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當貓就一定要這樣嗎?》(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刀疤老桂》(北京現代社)、《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吉林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 《我愛藍影子》入選「好書大家讀」推薦。
  • 10月,參加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第二屆海峽兒童閱讀論壇」。
  • 參加第六屆「思想貓兒童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頒獎儀式,開始限定以「臺灣兒童文學研究」為研究主題。
2013
  • 出版散文《我不要長大》(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班長下臺》(春風文藝出版社)。主編散文集《逆光飛翔》(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入選「好書大家讀」推薦。
2014
  • 主編「臺灣兒童文學館精品美文系列」,作品包括:李潼《瑞穗的靜夜》、揚歌《青澀的蘋果:老師的45封信》、陳幸蕙《我的吉祥物》、張嘉驊《風島吹起來了》、陳素宜《野丫頭的美味童年》、林芳萍《阿嬤家的櫻花開了》(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
  • 9月,參加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第三屆海峽兒童閱讀論壇」作家講座。
  • 11月,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舉辦「思想貓的文學書房:桂文亞女士手稿資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