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清朝時期臺灣鐵路的發展,日本在1908年完成臺灣西部縱貫鐵路的建設,縮短南北交通的時間;1924年宜蘭草嶺隧道通車,改變宜蘭的對外交通;1926年完成花蓮港到臺東之間的路段,花東地區的人口逐漸增加。鐵路不只提升人口流動、使運送物產更為便利外,搭乘火車南來北往的觀光旅行,也成為日治時期重要的休閒活動之一。
1927年,花蓮港廳出版一系列共23張明信片,分別是從花蓮港廳站到臺東廳前的最後一站公埔,採沿線每站一張明信片介紹的形式。搭乘花東線的旅客可以憑著這套明信片按圖索驥,飽覽花蓮港廳壯麗的自然風景,以及了解該地的人文貌。值得注意的是,明信片特別會描繪當地的移民村、工廠、機關等等殖民成果,更會推薦旅客遊覽治下的原住民部落。
鳥瞰圖是近代日本獨特的地圖繪製方式,不僅呈現地理特徵,更以藝術的形式改寫地景,顯示繪者對該地區的想像。本次展出之繪葉書作者吉田初三郎(1884~1955)是近代日本著名的鳥瞰圖繪師,活躍於大正至昭和年間,一生繪製超過三千幅的鳥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