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舉辦「臺灣八景」票選活動,開放一般民眾投票參與,而後再交由審查委員做最終決定。令人意外的是,第一階段票數竟超過三億票!足見其在全台的轟動程度!審查最終公布臺灣八景為:八仙山、鵝鑾鼻、太魯閣、淡水、壽山、阿里山、基隆旭岡、日月潭;另公布兩地為臺灣雙絕:臺灣神社及新高山(今玉山)。未能入選八景的遺珠則成為十二勝景,因此共票選出二十處臺灣地景。
1935年臺灣總督府為辦理始政四十年紀念博覽會,由交通部邀鳥瞰圖畫師吉田初三郎來臺繪製臺灣八景十二勝,並為臺灣日日新報社繪製紀念繪葉書並送至京都印製,發行《雙絶臺灣八景》套裝繪葉書共十張。
二十世紀初,受到登山熱潮影響,越來越多政府官員、學校師生、以及遍布海內外的登山愛好者來台跋涉山川。1926年「臺灣山岳會」成立並發行《臺湾山岳》會誌,宣告近代民間登山事業的正式來臨;1936年(昭和11年)臺灣總督府頒布〈國立公園法〉,1937年(昭和12年)設置三座國立公園:大屯、次高太魯閣、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並藉由明信片向來台旅人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