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ノ生物相二關スル論文集--(和文)植物
編號 | 作者 | 篇名 | 刊名 | 卷期 | 頁次 | 時間 | 叢書號 |
61 | 三宅勉 | 甘蔗鳳梨病調查報告 | 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10號 | 1-70 | 1919 | (和文)植物 IV |
60 | 三宅勉、安川榮、鶴仲壽美 | 甘蔗赤腐病ニ關スル調查 | 糖業試驗特別報告 | 第4號 | 1-124 | 1916 | (和文)植物 IV |
177 | 上田榮次郎 | 臺灣の紅麴菌(Monascus sp.)ニ就テ | 植物學雜誌 | 第15卷第169號 | 41-46 | 1901 | (和文)植物 VIII |
177 | 上田榮次郎 | 臺灣の紅麴菌(Monascus sp.)ニ就テ (承前) | 植物學雜誌 | 第15卷第170號 | 65-71 | 1901 | (和文)植物 VIII |
58 | 丸山芳登 | ペスト菌ノ構造竝ニ「カタラーゼ」及還元作用ニ關スル知見補遺 | 臺灣醫學會雜誌 | 第248號 | 1006-1018 | 1925 | (和文)植物 IV |
54 | 小泉源一 | 槭樹科概論 (第二) | 植物學雜誌 | 第25卷第290號 | 97-113 | 1911 | (和文)植物 IV |
179 | 山田金治 | パイワン蕃族利用植物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彙報 | 第1號 | 1-64 | 1922 | (和文)植物 VIII |
46 | 川上瀧彌 | 臺灣彭佳嶼(アジンコート島)ノ植物 | 植物學雜誌 | 第22卷第253號 | 56-58 | 1908 | (和文)植物 IV |
48 | 川上瀧彌 | 帝國領有前に於ける臺灣植物の調查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號 | 1-8 | 1911 | (和文)植物 IV |
49 | 川上瀧彌 | 食用黑穗菌(茭白筍)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2號 | 109-129 | 1911 | (和文)植物 IV |
50 | 川上瀧彌 | 桃園草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8號 | 214-215 | 1914 | (和文)植物 IV |
51 | 川上瀧彌、佐佐木舜一 | 紅頭嶼植物目錄ササキ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附錄 | 69-82 | 1915 | (和文)植物 IV |
51 | 川上瀧彌、佐佐木舜一 | 紅頭嶼植物目錄 | 植物學雜誌 | 第30卷第351號 | 69-82 | 1916 | (和文)植物 IV |
47 | 川上瀧彌、鈴木力冶 | 臺灣農作物病害目錄 其一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 | 1-64 | 1908 | (和文)植物 IV | |
52 | 川村清一 | 臺灣產斑竹(豹紋竹)菌ノ卑說 | 植物研究雜誌 | 第4卷第5號 | 120-126 | 1927 | (和文)植物 IV |
62 | 中澤亮治 | 泡盛麴菌ニ就テ (第一報) |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報告 | 第2回 | 93-97 | 1911 | (和文)植物 IV |
63 | 中澤亮治 | 臺灣產醱酵菌類ノ研究 |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報告 | 第2回 | 37-91 | 1913 | (和文)植物 IV |
65 | 中澤亮治 | 分裂酵母菌に就て | 農學會報 | 第142號 | 1-21 | 1914 | (和文)植物 IV |
64 | 中澤亮治、武田義人、松本萬里 | 臺灣產糖蜜の醱酵に關する研究 (第一報)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工業部報告 | 第12號 | 694-733 | 1926 | (和文)植物 IV |
29 | 本田正次 | 臺灣ノ桃園萱ト甘蔗萱 | 植物學雜誌 | 第38卷456號 | 301-304 | 1924 | (和文)植物 I |
30 | 本多靜六 | 臺灣ノ森林帶ニ就テ | 植物學雜誌 | 第13卷149號 | 229-237 | 1899.7 | (和文)植物 I |
30 | 本多靜六 | 臺灣ノ森林帶ニ就テ(承前) | 植物學雜誌 | 第13卷150號 | 253-257 | 1899.8 | (和文)植物 I |
30 | 本多靜六 | 臺灣ノ森林帶ニ就テ(承前) | 植物學雜誌 | 第13卷151號 | 281-290 | 1899.9 | (和文)植物 I |
170 | 末松直次 | 「サイザルヘンプ」病害に就て | 病蟲害雜誌 | 第4卷第1號 | 38-39 | 1917 | (和文)植物 VIII |
175 | 田中長三郎 | 日本領土の野生柑橘に就て | 學藝雜誌 | 第2卷第1號 | 51-58 | 1926 | (和文)植物 VIII |
176 | 田代安定 | 澎湖列島自生植物 (第一報) | 植物學雜誌 | 第9卷第99號 | 164-171 | 1895 | (和文)植物 VIII |
176 | 田代安定 | 澎湖列島自生植物 (第二報) | 植物學雜誌 | 第9卷第103號 | 337-342 | 1895 | (和文)植物 VIII |
178 | 矢部吉禎 | 紅頭嶼產羊齒科植物 | 植物學雜誌 | 第16卷第181號 | 45-53 | 1902 | (和文)植物 VIII |
33 | 伊發武夫 | 臺灣羊齒類通論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2號 | 67-78 | 1915 | (和文)植物 I |
34 | 伊發武夫 | 臺灣の有毒植物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67號 | 59-68 | 1923 | (和文)植物 I |
35 | 伊發武夫 | 火燒島の植物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2號 | 8-22 | 1917 | (和文)植物 I |
36 | 伊發武夫 | ヒトツバタゴ(Chionanthus retusa Lindley)の記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72號 | 57-58 | 1924 | (和文)植物 I |
37 | 伊發武夫 | 臺灣植物圖說─正篇 | 1083頁 | 1927 | (和文)植物 II | ||
38 | 伊發武夫 | 續臺灣植物圖說 | 400頁 | 1928 | (和文)植物 III | ||
182 | 安川榮 | 甘蔗害蟲ニ對スル黑彊菌應用試驗成績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報告 | 第11號 | 1-81 | 1924 | (和文)植物 VIII |
180 | 安田篤 | 臺灣の菌類 | 理學界 | 第15卷第3號 | 171-178 | 1917 | (和文)植物 VIII |
181 | 安田篤 | 菌類雜記(一三二) | 植物學雜誌 | 第37卷第435號 | 101-102 | 1923 | (和文)植物 VIII |
22 | 早田文藏 | 臺灣彰化附近植物目錄第一 | 植物學雜誌 | 第17卷第202號 | 308-316 | 1903 | (和文)植物 I |
23 | 早田文藏 | 臺北附近植物目錄 | 植物學雜誌 | 第17卷第197號 | 133-138 | 1903.7 | (和文)植物 I |
24 | 早田文藏 | 臺灣菊科植物 | 植物學雜誌 | 第17卷第200號 | 227-256 | 1903 | (和文)植物 I |
25 | 早田文藏 | 臺灣大戟科植物 | 植物學雜誌 | 第17卷第199號 | 195-210 | 1930 | (和文)植物 I |
26 | 早田文藏 | 臺灣松柏科植物ノ分布ニ就テ | 植物學雜誌 | 第19卷第219號 | 71-72 | 1905 | (和文)植物 I |
27 | 早田文藏 | 臺灣物調查の必要及び其の沿革を論じ兼ねて臺灣植物區系の概觀に及ぶ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集第7號 | 85-122 | 1912.1 | (和文)植物 I |
28 | 早田文藏 | 臺灣植物總目錄 | 臺灣植物圖譜 | 第6卷附錄 | 1-155 | 1917.2 | (和文)植物 I |
2 | 有賀憲三 | 臺灣海藻採集日誌(二)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45號 | 163-168 | 1920.1 | (和文)植物 I |
67 | 佐佐木舜一 | 火燒島の植物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號 | 76-78 | 1911 | (和文)植物 V |
68 | 佐佐木舜一 | 臺灣に於ける紅樹林植物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6號 | 40-50 | 1912 | (和文)植物 V |
69 | 佐佐木舜一 | 榕樹の臺灣名に就そ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5卷第21號 | 47-48 | 1915 | (和文)植物 V |
70 | 佐佐木舜一 | 臺灣產イヌビハ屬に就て | 臺灣農事報 | 第111號 | 27-30 | 1916 | (和文)植物 V |
71 | 佐佐木舜一 | 紅頭嶼植物目錄追加及訂正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4號 | 19-24 | 1918 | (和文)植物 V |
72 | 佐佐木舜一 | コダマギクはニヒタカウスユキゴと別種に非ず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48號 | 152 | 1920 | (和文)植物 V |
73 | 佐佐木舜一 | 新高山彙森林植物帶論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報告 | 第1號 | 1-108 | 1922 | (和文)植物 V |
74 | 佐佐木舜一 | 草山北投溫泉地の森林植物 | 臺灣山林會報 | 第3號 | 45-46 | 1923 | (和文)植物 V |
75 | 佐佐木舜一 | 綱要臺灣民間藥用植物誌 | 1923 | (和文)植物 V | |||
76 | 佐佐木舜一 | 廣葉杉の種名に就て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79及80號 | 184-200 | 1925 | (和文)植物 V |
77 | 佐佐木舜一 | 南湖大山の森林植物帶に就て | 臺灣山林會報 | 第31號 | 16-24 | 1928 | (和文)植物 V |
77 | 佐佐木舜一 | 南湖大山の森林植物帶に就て (二) | 臺灣山林會報 | 第32號 | 12-33 | (和文)植物 V | |
77 | 佐佐木舜一 | 南湖大山の森林植物帶に就て (三)(完結) | 臺灣山林會報 | 第33號 | 8-34 | 1928 | (和文)植物 V |
78 | 佐佐木舜一 | 臺灣植物分類雜纂(二)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7號 | 209-218 | 1928 | (和文)植物 V |
78 | 佐佐木舜一 | 臺灣植物分類雜纂(三)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8號 | 329-338 | 1928 | (和文)植物 V |
53 | 兒玉親輔 | 日本產るので及其近緣ノ種ニ就テ | 植物學雜誌 | 第29卷第346號 | 322-334 | 1915 | (和文)植物 IV |
174 | 武田義人 | Rhizopus屬絲狀菌ノ化學的及ビ菌學的研究 (第一報) | 129-177 | 1924 | (和文)植物 VIII | ||
174 | 武田義人 | Rhizopus屬系狀菌の化學的及菌學的研究 (第二報)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工業部報告 | 第23號 | 264-287 | 1928 | (和文)植物 VIII |
1 | 芥川鑑二 | 高雄壽山植物目錄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86號 | 155-167 | 1926.1 | (和文)植物 I |
40 | 金平亮三 | Ormosia屬ノ一種臺灣ニ產ス | 植物學雜誌 | 第30卷第360號 | 420 | 1916 | (和文)植物 IV |
41 | 金平亮三 | 南投廳日月潭附近の林木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3號 | 153-157 | 1918 | (和文)植物 IV |
42 | 金平亮三 | 能高方面にて採集せし菌類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6號 | 88 | 1918 | (和文)植物 IV |
43 | 金平亮三 | 新竹廳テンタナ方面にて採集せし菌類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6號 | 88 | 1918 | (和文)植物 IV |
44 | 金平亮三 | 臺灣產茸類(其三)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64號 | 15-16 | 1923 | (和文)植物 IV |
45 | 金平亮三 | 臺灣の植物界とその分布上に於ける地位 | 臺灣時報 | 9-19 | 1923 | (和文)植物 IV | |
39 | 金平亮三、田中市二 | 阿里山森林の植物分布高 | 大日本山林會報 | 第385號 | 13-22 | 1914 | (和文)植物 IV |
59 | 南方熊楠 | 現今本邦ニ產スト知レタ粘菌種ノ目錄 | 植物學雜誌 | 第41卷第482號 | 41-47 | 1927 | (和文)植物 IV |
161 | 島田彌市 | 臺灣の果物に就て (三)台東龍眼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4號 | 92-96 | 1911 | (和文)植物 VIII |
162 | 島田彌市 | 基隆金瓜石附近採集植物目錄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7號 | 15-18 | 1912 | (和文)植物 VIII |
163 | 島田彌市 | 臺灣果物「楊梅」及び「島楊梅」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卷第1號 | 102-108 | 1913 | (和文)植物 VIII |
164 | 島田彌市 | 臺灣果物「蒲桃」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卷第12號 | 156-159 | 1913 | (和文)植物 VIII |
165 | 島田彌市 | 臺灣果物「葨芝」 (和活ケ柚)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卷第13號 | 207-209 | 1913 | (和文)植物 VIII |
166 | 島田彌市 | 桃園廣三角湧附近秋季採集植物目錄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4號 | 24-25 | 1914 | (和文)植物 VIII |
167 | 島田彌市 | 桃園大樹林の食蟲植物群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8號 | 217-219 | 1914 | (和文)植物 VIII |
168 | 島田彌市 | 新竹の海岸植物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2號 | 90-91 | 1915 | (和文)植物 VIII |
169 | 島田彌市 | 淡水海岸植物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7-28號 | 262-265 | 1916 | (和文)植物 VIII |
55 | 栗田万次郎 | 臺灣南部植物腊葉目錄竝略說 | 植物學雜誌 | 第2卷第21號 | 228-230 | 1888 | (和文)植物 IV |
55 | 栗田万次郎 | 臺灣南部植物腊葉目錄竝略說 (前號ノ續) | 植物學雜誌 | 第2卷第22號 | 255-262 | 1888 | (和文)植物 IV |
55 | 栗田万次郎 | 臺灣南部植物腊葉目錄竝略說 (第二二號ノ續) | 植物學雜誌 | 第2卷第24號 | 62-65 | 1889 | (和文)植物 IV |
55 | 栗田万次郎 | 臺灣南部植物腊葉目錄竝略說 (前號ノ續) | 植物學雜誌 | 第2卷第25號 | 93-96 | 1889 | (和文)植物 IV |
31 | 堀川安市 | 臺灣海藻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40號 | 13-16 | 1919.6 | (和文)植物 I |
3 | 朝比奈泰彥 | 擔子地衣けつとごけ(毛布苔) | 植物研究雜誌 | 第3卷第7號 | 150-152 | 1926 | (和文)植物 I |
4 | 朝比奈泰彥 | ばらいろひげごけとうつろひげごけ | 植物研究雜誌 | 第3卷第12號 | 283-286 | 1926 | (和文)植物 I |
5 | 朝比奈泰彥 | やいとごけ | 植物研究雜誌 | 第4卷第4號 | 82-85 | 1927 | (和文)植物 I |
32 | 飯柴永吉 | 日本の「シラガゴケ」屬 | 理學界 | 第17卷第10號 | 746-748 | 1920 | (和文)植物 I |
56 | 黑澤英一 | 臺灣に於ける食虫植物マウセンゴケ屬の種類に就て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49號 | 157-176 | 1920 | (和文)植物 IV |
57 | 黑澤英一 | 瓜類露菌病に就て(豫報)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73號 | 35-54 | 1924 | (和文)植物 IV |
171 | 鈴木力治 | 落花生の葉澁病 | 臺灣農友會報 | 第11號 | 24-28 | 1907 | (和文)植物 VIII |
172 | 鈴木力治 | 稻の葉枯病(Helminthosporium oryzae Miyabe et Hori) | 臺灣農友會報 | 第11號 | 32-36 | 1907 | (和文)植物 VIII |
173 | 鈴木力治 | 中北部臺灣農作物病害調查 | 臺灣農事報 | 第19號 | 24-27 | 1908 | (和文)植物 VIII |
173 | 鈴木力治 | 中北部臺灣農作物病害調查 (續) | 臺灣農事報 | 第20號 | 28-32 | 1908 | (和文)植物 VIII |
173 | 鈴木力治 | 中北部臺灣農作物病害調查 | 臺灣農事報 | 第23號 | 20-23 | 1909 | (和文)植物 VIII |
66 | 緒方正資 | 日本ノ「フロラ」ニ一羊齒ヲ加フ | 植物研究雜誌 | 第5卷第3號 | 107-111 | 1928 | (和文)植物 IV |
6 | 遠藤吉三郎 | 臺灣近海及巴旦列島の海藻 | 臺灣水產雜誌 | 第23號 | 29-31 | 1917 | (和文)植物 I |
85 | 澤田兼吉 | 樟白絹病に就て | 臺灣農事報 | 第49號 | 7-16 | 1910 | (和文)植物 V |
86 | 澤田兼吉 | 陸稻立枯病 | 臺灣農事報 | 第61號 | 15-17 | 1911 | (和文)植物 V |
87 | 澤田兼吉 | 臺東に於ける植物の蕃名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4號 | 95-96 | 1911 | (和文)植物 V |
88 | 澤田兼吉 | 瓜類白絹病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2號 | 1-72 | 1911 | (和文)植物 V |
89 | 澤田兼吉 | 里芧疫病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2號 | 73-84 | 1911 | (和文)植物 V |
90 | 澤田兼吉 | 樟膏藥病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2號 | 85-98 | 1911 | (和文)植物 V |
91 | 澤田兼吉 | 想思樹膏藥病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2號 | 99-108 | 1911 | (和文)植物 V |
92 | 澤田兼吉 | 稻苗腐敗病調查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3號 | 1-84 | 1912 | (和文)植物 V |
93 | 澤田兼吉 | 樟白絹病ニ就テ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4號 | 1-80 | 1912 | (和文)植物 V |
94 | 澤田兼吉 | 甘藍菌核病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4號 | 81-140 | 1912 | (和文)植物 V |
95 | 澤田兼吉 | 臺灣ニ於ケル作物ノ白絹病 | 植物學雜誌 | 第305號 | 125-138 | 1912 | (和文)植物 V |
95 | 澤田兼吉 | 臺灣ニ於ケル作物ノ白絹病 (承前) | 植物學雜誌 | 第306號 | 177-193 | 1912 | (和文)植物 V |
96 | 澤田兼吉 | 茶の最も恐るべき二病害 | 臺灣農事報 | 第70號 | 796-801 | 1912 | (和文)植物 V |
97 | 澤田兼吉 | 再ビ桑膏藥病菌ニ就テ | 植物學雜誌 | 第26卷第310號 | 307-311 | 1912 | (和文)植物 V |
98 | 澤田兼吉 | 臺灣に於ける茶樹の病害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號 | 1-18 | 1913 | (和文)植物 V |
99 | 澤田兼吉 | 臺灣に於けるバナナ(芎蕉)の主なる病害 | 臺灣農事報 | 第75號 | 140-151 | 1913 | (和文)植物 V |
100 | 澤田兼吉 | 家蠅の驅除に寄生菌の利用 | 臺灣農事報 | 第91號 | 521-524 | 1914 | (和文)植物 V |
101 | 澤田兼吉 | 臺灣の蘚類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4號 | 1-8 | 1914 | (和文)植物 V |
102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一)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5號 | 71-76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103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二)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6號 | 133-139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104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三)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7號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
105 | 澤田兼吉 | 桃園採集蘚類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8號 | 236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106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四)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9號 | 210-217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107 | 澤田兼吉 | ブレミヤ屬(Bremia)ノ種類ニ就テ | 植物學雜誌 | 第326號 | 74-84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107 | 澤田兼吉 | ブレミヤ屬(Bremia)ノ種類ニ就テ (承前) | 植物學雜誌 | 第327號 | 132-141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108 | 澤田兼吉 | 日本產虫生菌ノ珍種 | 植物學雜誌 | 第28卷第330號 | 270-281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108 | 澤田兼吉 | 日本產虫生菌ノ珍種 (承前) | 植物學雜誌 | 第28卷第331號 | 307-314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109 | 澤田兼吉 | 分生胞子時代ヨリ觀タル粉病菌科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9號 | 1-102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110 | 澤田兼吉 | 臺灣產介殼虫ノ寄生菌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9號 | 103-148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111 | 澤田兼吉 | 樟ノ病害、臺灣梓樹害虫菌 | 臺灣總督專賣局 | 37-61 | 1914 | (和文)植物 VI | |
112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五)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0號 | 14-19 | 1915 | (和文)植物 VI |
113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六)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2號 | 78-85 | 1915 | (和文)植物 VI |
114 | 澤田兼吉 | 馬鈐薯疫病菌屬(Phytophthora)ニ屬スル二新病菌ニヨリテ起ル 蔥及茄ノ病害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11號 | 1-90 | 1915 | (和文)植物 VI |
115 | 澤田兼吉 | 臺灣產茶樹ノ菌類ニヨリテ起ル病害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11號 | 91-139 | 1915 | (和文)植物 VI |
116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第八)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4號 | 77-82 | 1916 | (和文)植物 VI |
117 | 澤田兼吉 | 茯苓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5號 | 157-158 | 1916 | (和文)植物 VI |
118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第八)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4號 | 77-84 | 1916 | (和文)植物 VI |
119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第九)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5號 | 125-136 | 1916.1 | (和文)植物 VI |
120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第十)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6號 | 173-180 | 1916.1 | (和文)植物 VI |
121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十一)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7-28號 | 241-255 | 1916 | (和文)植物 VI |
122 | 澤田兼吉 | 菠薐草露菌病と雜草との關係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出版 | 第101號 | 1-17 | 1916 | (和文)植物 VI |
123 | 澤田兼吉 | 七島藺鄨甲病に就て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出版 | 第102號 | 1-21 | 1916 | (和文)植物 VI |
124 | 澤田兼吉 | 黃麻立枯病(豫報)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出版 | 第107號 | 1-15 | 1916 | (和文)植物 VI |
125 | 澤田兼吉 | 稱いもち病菌論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16號 | 1-78 | 1917 | (和文)植物 VI |
126 | 澤田兼吉 | 臺灣に於ける桑紫紋羽病竝に將來に對する處置 | 臺灣農事報 | 第129號 | 609-619 | 1917 | (和文)植物 VI |
127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十二)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29號 | 1-9 | 1917 | (和文)植物 VI |
128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十三)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0號 | 48-54 | 1917 | (和文)植物 VI |
129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十四)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1號 | 128-135 | 1917 | (和文)植物 VI |
130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十五)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4號 | 11-18 | 1918 | (和文)植物 VI |
131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十六)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5號 | 47-54 | 1918 | (和文)植物 VI |
132 | 澤田兼吉 | 臺灣に於ける罌粟病害調查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出版 | 第128號 | 1-32 | 1918 | (和文)植物 VI |
133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十七)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39號 | 171-177 | 1919 | (和文)植物 VI |
134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十八)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40號 | 1-9 | 1919.6 | (和文)植物 VI |
135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十九)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41號 | 59-70 | 1919.8 | (和文)植物 VI |
136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二十)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44號 | 1-9 | 1919.1 | (和文)植物 VI |
137 | 澤田兼吉 | タロコ蕃洗濯用野草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卷第42號 | 31 | 1919 | (和文)植物 VI |
138 | 澤田兼吉 | 高山タロコ蕃の作物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卷第42號 | 31 | 1919 | (和文)植物 VI |
139 | 澤田兼吉 | 愛玉子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卷第42號 | 31 | 1919 | (和文)植物 VI |
140 | 澤田兼吉 | アンペラ疫病(豫報)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出版 | 第131號 | 1-12 | 1919 | (和文)植物 VI |
141 | 澤田兼吉 | 臺灣產菌類調查報告 第一編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特別報告 | 第19號 | 1-695 | 1919 | (和文)植物 VII |
142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二十一)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51號 | 263-270 | 1920 | (和文)植物 VII |
143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二十二)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52號 | 38-44 | 1921 | (和文)植物 VII |
144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二十三)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54號 | 86-94 | 1921.7 | (和文)植物 VII |
145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二十四)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62號 | 77-84 | 1922 | (和文)植物 VII |
146 | 澤田兼吉 | 臺灣產菌類調查報告 第二編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報告 | 第2號 | 1-173 | 1922 | (和文)植物 VII |
147 | 澤田兼吉 | 赤榕に二種あり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58號 | 29-30 | 1922 | (和文)植物 VII |
149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二十五)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78號 | 81-88 | 1925 | (和文)植物 VII |
150 | 澤田兼吉 | 臺灣菌類資料(二十六)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79-80號 | 201-207 | 1925 | (和文)植物 VII |
152 | 澤田兼吉 | 臺灣產菌類調查報告 第三編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報告 | 第27號 | 1-62 | 1927 | (和文)植物 VIII |
153 | 澤田兼吉 | 分生胞子時代ヨリ觀タル臺灣產粉病菌屬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報告 | 第24號 | 1-55 | 1927 | (和文)植物 VIII |
155 | 澤田兼吉 | 柑橘病原學講義(一) (第二章藻菌類) | 柑橘研究 | 第1卷第2號 | 92-106 | 1927 | (和文)植物 VIII |
156 | 澤田兼吉 | 柑橘病原學講義(二) (第三章擔子囊菌類) | 柑橘研究 | 第2卷第1號 | 101-115 | 1928 | (和文)植物 VIII |
157 | 澤田兼吉 | 柑橘病原學講義(三) | 柑橘研究 | 第2卷第2號 | 257-276 | 1928 | (和文)植物 VIII |
158 | 澤田兼吉 | 臺灣產菌類調查報告 第四編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報告 | 第35號 | 1-123 | 1928 | (和文)植物 VIII |
159 | 澤田兼吉 | 樟立枯病に就て | 臺灣山林學會報 | 第30號 | 26-36 | 1928 | (和文)植物 VIII |
160 | 澤田兼吉 | 蔥赤銹病菌の學名に就て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6號 | 148-163 | 1928 | (和文)植物 VIII |
151 | 澤田兼吉、陳其昌 | 金魚草の苗腐病に就て | 臺灣博物學會報 | 第87號 | 199-212 | 1926 | (和文)植物 VII |
148 | 澤田兼吉、黑澤英一 | 柑橘瘡痂病の病原菌に就て(豫報)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彙報 | 第24號 | 1-23 | 1925 | (和文)植物 VII |
154 | 澤田兼吉、黑澤英一 | 柑橘紋羽病及其防除 |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報告 | 第46號 | 1-21 | 1927.3 | (和文)植物 VIII |
7 | 藤黑與三郎 | 蓖麻銹病に就て | 臺灣農事報 | 第66號 | 381-382 | 1912 | (和文)植物 I |
8 | 藤黑與三郎 | アンバリヘンブ腐爛病に就て | 臺灣農事報 | 第65號 | 297-299 | 1912 | (和文)植物 I |
9 | 藤黑與三郎 | 草棉の炭疽病に就て | 臺灣農事報 | 第71號 | 841-844 | 1912 | (和文)植物 I |
10 | 藤黑與三郎 | 菰銹病菌に就て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7號 | 155-156 | 1912 | (和文)植物 I |
11 | 藤黑與三郎 | 桃黑星病に就て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6號 | 152-154 | 1914.7 | (和文)植物 I |
12 | 藤黑與三郎 | 珈琲褐眼病に就て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7號 | 191-192 | 1914 | (和文)植物 I |
13 | 藤黑與三郎 | 臺灣產銹菌目錄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19號 | 1-12 | 1914 | (和文)植物 I |
14 | 藤黑與三郎 | 百合ノ一新病害ニ就テ | 植物學雜誌 | 第28卷第329號 | 228-330 | 1914 | (和文)植物 I |
15 | 藤黑與三郎 | 臺灣培養植物ノ寄生菌目錄(其ノ一) | 植物學雜誌 | 第28卷第333號 | 391-396 | 1914 | (和文)植物 I |
16 | 藤黑與三郎 | 臺灣培養植物ノ寄生菌目錄(其ノ二) | 植物學雜誌 | 第28卷第334號 | 423-426 | 1914 | (和文)植物 I |
17 | 藤黑與三郎 | 臺灣培養植物ノ寄生菌目錄(其ノ三) | 植物學雜誌 | 第28卷第335號 | 481-486 | 1914 | (和文)植物 I |
18 | 藤黑與三郎 | 臺灣に於ける觀賞植物の主なる病害(一) | 病虫害雜誌 | 第2卷第4號 | 321-323 | 1915 | (和文)植物 I |
29 | 藤黑與三郎 | 臺灣に於ける觀賞植物の主なる病害(二) | 病虫害雜誌 | 第2卷第5號 | 407-409 | 1915 | (和文)植物 I |
20 | 藤黑與三郎 | 稻馬鹿苗病に就て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出版 | 第110號 | 1-15 | 1916.1 | (和文)植物 I |
21 | 藤黑與三郎 | 臺北市場に於ける農產物病害調查(大正五年度) | 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出版 | 第118號 | 1-24 | 1917.5 | (和文)植物 I |
79 | 笹岡久彥 | 臺灣產蘚類追補 (其二)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53號 | 75-76 | 1921 | (和文)植物 V |
80 | 笹岡久彥 | 臺灣產水蘚目錄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86號 | 193-194 | 1926 | (和文)植物 V |
81 | 笹岡久彥 | 臺灣產蘚類追補 (其三)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0號 | 240-242 | 1927 | (和文)植物 V |
82 | 笹岡久彥 | 臺灣蘚類集錄(一)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4號 | 78-83 | 1928 | (和文)植物 V |
83 | 笹岡久彥 | 臺灣產蘚類追補 (其四)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5號 | 131-133 | 1928 | (和文)植物 V |
84 | 笹岡久彥 | 臺灣蘚類目錄(三) |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 第98號 | 359-366 | 1928 | (和文)植物 V |